| 首页 | 图片 | 财经 | 体育 | 音乐 | 书院 | 汽车 | 旅游 | 军事 | 民族 | 台湾 | 教育出国 | 中广在线 | 银河台 | 电子杂志 | 中广评论 | 热点专题 |
| 贵州 | 宁夏 | 新疆 | 甘肃 | 厦门 | 河南 | 吉林 | 内蒙古 | 广西 | 珠海 | 兵团 | 青岛 | 江西 | 浙江 | 江苏 | 深圳 | 大连 | 中国广播报 | 中国广播 |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 | 中国广播广告 |
| 社区 | 论坛 | 博客 | 曝光台 | 中广演播厅 | 广播风景线 | 中广人物 | 特别推荐 | 新闻和报纸摘要 | 中国民歌榜 | 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 |
广播频率: 中国之声 | 经济之声 | 音乐之声 | 都市之声 | 中华之声 | 神州之声 | 华夏之声 | 民族之声 | 文艺之声 银河台: 娱乐 | 精品推荐 | 独家访谈 | 银河盟友 | 往期回顾
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水利成就综述
·弘扬"阿拉善精神" 阿拉善盟续写新的辉煌
·民族自治革命的摇篮:红城今日正当红
·《瞭望新闻周刊》:北中国隆起经济新高地
·“草原钢城”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留创园
·内蒙古60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风吹草低醉游人―内蒙古自治区壮大旅游经济纪实
·内蒙古草原首府的“黄金海岸”
·内蒙古自治区 走向繁荣富裕的60年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邓小平同志视察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广演播厅
中央代表团赴兴安盟等地慰问
中广网    2007-08-1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播出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

    播出时间:8月13日

                                                       曾庆红率团赴兴安盟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13日消息 11日至12日,中央代表团团长曾庆红率中央代表团第一分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兴安盟,亲切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送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位于乌兰浩特的“五·一”会址,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曾庆红来到这里,认真观看展览大厅展出的图片、实物和纪实录像,仔细听取有关情况介绍。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天通过参观,使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光辉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了解。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以及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缅怀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建立的历史功勋。

    兴安盟是内蒙古重要的商品粮和水稻基地,全盟耕地面积1000多万亩,宜农待开发耕地200多万亩。曾庆红对这里的粮食生产极为关注。他来到乌兰哈达镇水稻开发区,慰问正在田间劳动的农民。在水稻种植户张俊和巴图白乙拉家中,曾庆红同主人亲切攀谈,从去年的收入、今年的年景,到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否都得到了落实,曾庆红问得十分仔细。曾庆红说,粮食产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支农惠农政策是中央的既定政策。我们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他希望兴安盟继续稳定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努力建设塞北粮仓,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曾庆红十分关心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专程来到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参观了校史馆、学生宿舍,与师生员工亲切交谈。当了解到这所历史悠久的民族小学,至今已培养2万多名少数民族人才时,曾庆红感到十分高兴。他勉励大家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曾庆红还来到兴安盟光荣院和社会福利院,亲切看望生活在这里的老同志和孤寡老人。看到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很舒适、很幸福,曾庆红非常高兴。他说,照顾好老同志们的生活,使他们安度晚年,是党和政府的光荣任务。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后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让广大老年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

    兴安盟现有森林面积2200多万亩,是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重要基地,护林防火的任务十分艰巨。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兴安盟森林支队组建20多年来,出色完成了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任务,还主动承担了驻地周围的抢险工作,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曾庆红专程看望了这支英雄的部队。他走进支队荣誉室、战士宿舍和食堂,关切地询问官兵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支队官兵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广大官兵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密切警民关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为保护祖国的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贡献、建立新功勋。

    在兴安盟期间,曾庆红还亲切会见了兴安盟党政军负责人、老同志代表和各族各界代表。

    中央代表团副团长白立忱、李继耐以及中央代表团第一分团全体成员一同参加了慰问活动。(孙承斌、邹声文)

回良玉率中央代表团赴通辽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12日消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回良玉率中央代表团二分团,11日至12日来到通辽市,看望、慰问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与大家一起共同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12日一大早,回良玉一行就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南巴嘎查。34岁的海明是全嘎查的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坚持为养而种,舍饲禁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全家总收入超过了11万元。回良玉走进海明家中,同主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家的生产生活,详细了解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勉励他带领乡亲们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保障城乡市场的农副产品供应。要加强新型农牧民培训,培养出更多的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

    在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良玉仔细察看了农产品加工转化的生产流程。他对当地干部说,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努力把有特色、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发展。

    回良玉来到内蒙古民族大学看望慰问师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生们表演的文艺节目。他说,发展民族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大计。希望内蒙古民族大学进一步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回良玉还到通辽市劳动力市场,实地考察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洽谈情况。

    慰问途中,回良玉认真听取各族干部群众代表畅谈通辽市60年来的发展变化,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回良玉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掀开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篇章。通辽市历史悠久,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文化。60年来,随着自治区的阔步前进,通辽市的各项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通辽各族干部群众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在通辽期间,回良玉还会见了通辽市党政军负责人、老同志代表和各族各界代表。(顾瑞珍)

乌云其木格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赴满洲里慰问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12日消息 12日,中央代表团副团长、三分团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率领中央代表团三分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给祖国边陲30万各族群众送去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真诚祝福。

    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满洲里,地处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口岸过货量达到2183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3亿美元。

    乌云其木格深有感触地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满洲里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满洲里抢抓机遇,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承担着中俄贸易5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取得了可喜成就。

    乌云其木格一行兴致勃勃地来到满洲里国门,观看了41号界碑,登上国门瞭望楼俯瞰边境全貌。随后,大家参观了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陈列馆,到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进行了实地考察。

    乌云其木格说,满洲里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过重要贡献。她代表曾庆红团长和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向满洲里市各族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并致以节日的祝贺,希望满洲里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成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建设好祖国的北大门。

    在赴满洲里市途中,乌云其木格一行参加了呼和诺尔草原的那达慕活动,按照蒙古族的风俗祭祀了敖包,观看了赛马、搏克表演。

    “赛努(你好)!赛努!”在牧民额尔德尼家,乌云其木格握着主人的手,用蒙语亲切交谈,并给大家当起临时翻译,“他家四口人,有大小牲畜800多头只,年收入四万多元。这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她指着桌上的奶茶、奶酪对大家说:“这些都是绿色食品,可以尽情吃,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这些话语引来一片轻松的笑声。

    慰问期间,乌云其木格一行先后接见了呼伦贝尔市和满洲里市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军分区负责同志,老同志代表和各族各界群众代表。(李泽兵)

 中央代表团四分团赴鄂尔多斯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13日消息 11日下午,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四分团赴鄂尔多斯市,看望当地干部群众。

    中央代表团抵达鄂尔多斯时,受到鄂尔多斯市各族群众和当地党政军主要领导的热烈欢迎。当地群众以蒙古民族的最高礼节,向分团成员献歌、敬酒、献哈达。

    中央代表团首先会见鄂尔多斯市党政军主要领导、老同志代表和各族各界代表并合影留念。刘延东代表曾庆红团长和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向鄂尔多斯市的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
   
    刘延东说,最近十多年来,鄂尔多斯抢抓机遇,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由原来内蒙古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内蒙古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不断焕发勃勃生机,辽阔的大地一派兴旺发达。

    晚上,代表团在成吉思汗陵演艺广场出席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开幕式。

    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是调整和优化我国能源机构、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战略项目。12日上午,刘延东一行来到项目施工现场,慰问工人代表,还将带来的慰问品送到他们手中。刘延东说,鄂尔多斯市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她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随后,代表团参观成吉思汗陵和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代表团成员们对鄂尔多斯地区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文化交口称赞。

    近午时分,代表团赶赴伊金霍洛镇,参观为解决退牧搬迁牧民生活问题而兴建的牧民新居,入户慰问如今已放下羊鞭、从事蒙餐服务业的牧民杨巴图,之后又到当地达尔扈特牧民阿拉腾奥其尔家。刘延东亲切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并通过他们向鄂尔多斯广大农牧民致以问候。(勿日汗)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