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共享同一片蓝天―内蒙古自治区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草原茫茫天地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草原歌声正悠扬—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邓小平同志视察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跨越六十年
内蒙古自治区 走向繁荣富裕的60年
中广网    2007-08-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9日消息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为乌兰浩特)宣告成立,结束了内蒙古地区的分裂状态,掀开了历史的崭新一页。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年来,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呼和浩特体育场举行。这是《草原赞歌》大型文艺演出表演现场。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得以实现

    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最大的变化,就是使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站了起来,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已是82岁高龄、亲历当年自治政府成立全过程的高万宝扎布激动地对记者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具有两大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族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体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为贯彻各民族平等政策,上世纪5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建立了鄂伦春、达斡尔和鄂温克3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和19个自治乡,保证了自治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立法、人事管理、管理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等自治权,共制定和批准了449个地方性法规,自治地方行使自主权逐步法制化,自治区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依法治区进程加快。

    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为扶持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允许“少数民族生2胎,控制3胎”的特殊政策,使自治区成立前蒙古族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止,由1947年的不足90万人,发展到2006年的420多万人……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草原深处的“猫步”与“互联网”

    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342元,分别由2002年的全国第29位和第22位提高到第12位和第16位。

    经济的“快速崛起”直接惠及民生,造福各族群众。

    “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支农支牧资金达304亿元,累计安排就业100多万人,92万农牧民实现稳定脱贫,70多万城镇人口享受低保补贴,40多万特困农牧民得到困难补助。如今,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农牧区全面实施低保,今年覆盖面达60万人。

    随着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牧业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已向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转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55岁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蒙古族牧民那木海,5年前从草场搬迁到移民新村。“放牧”改为“圈牧”后,现在他一家5口人养了20头奶牛,月收入1万多元。那木海高兴地说:“过去放牧没有电,吃水靠打土井,照明靠蜡烛。搬迁后用上电话、看上电视,做饭用沼气……与城里基本没有差别,生活方便多了。”

    那木海一家的变化,可以说是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高速公路、铁路、飞机、互联网等,使草原不再遥远,草原民族迎来一个精彩的新时代。

    记者在内蒙古采访22天,走过12个盟市,无论是西部的阿拉善、鄂尔多斯,还是东部的赤峰、通辽,处处感觉到这种无形的变化。

    具有现代环保和生态意识的牧民,从“游牧”状态走向“定居”。传统、落后的放牧方式,逐渐被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基地”等取代。记者在锡林郭勒等草原上看到,草场被一道道围栏划分开来,一排排牧民新居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奶业加工基地遍布各牧区。“休牧”、“轮牧”、“退耕还草”等新词成为农牧民挂在嘴边的热词。

    许多牧民“放下牧羊鞭子”后,进城务工或从事第三产业,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昔日居住的蒙古包现在成为吸引游客、招财进宝的“摇钱树”。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记者见到一群鄂温克族青年男女在草场上走起“猫步”——为游客进行精彩的民族服饰表演,一招一式,颇有专业模特风采。如今,走进草原深处的牧民新居,你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牧民掏起手机打电话,孩子手指熟练地敲打电脑键盘,用QQ与同学聊天……

    草原不再闭塞,她已与整个世界紧紧“链接”。

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

    60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阳光下,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才、科技工程人才在内的一大批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自治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今年54岁的杨晶,就是这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一员。在党的培养下,这位“红旗下长大的”的蒙古族干部从基层起步,先后担任过旗委书记、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等职,直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杨晶告诉记者:“自治区党委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在公开选拔各级领导干部、录用公务员等方面都有倾斜政策。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锻炼。通过各级党校培训、出国深造、到外地学习考察、到中央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形式,有效提高了少数民族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了主体民族在自治区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区党政机关少数民族干部接近5万人,占机关干部总数的1/3。其中,厅级干部368人,县处级干部4140人。文化、教育、艺术等社会事业部门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更高。

    资料显示,目前,内蒙古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73万名,其中蒙古族专业技术人员占很大比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1047人专家中,近53%是蒙古族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48名中青年专家,近53%也是蒙古族。如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被称为“世界试管山羊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教授,蒙古文“软件先驱”嘎日迪等都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蒙古族科学家。

走向明天:牧区孩子心中充满希望

    “推前半个多世纪,内蒙古文盲率很高,像今天这样的记者采访,要有十几个翻译,大家才能听得懂。”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何成保给采访团介绍情况时的开场白。

    据何副厅长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仅有4所民族中学和377所民族小学,文盲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高等教育一片空白。为改变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的状况,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和特殊政策,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截至2006年底,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3.03%。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初始阶段。全区36所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接近7万人。

    经过60年的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

    在通辽,记者参观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和一所蒙古族中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几十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9万多人。校长王顶柱自豪地告诉我们:“民族大学毕业生遍布自治区,通辽从市长到各旗(县)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都是民族大学毕业的,全市各中学90%的教师和校长,也都来自民族大学。”

    而我们踏进蒙古族中学,迎面看到的是校门口悬挂着一条红色横幅,上面醒目地写着祝贺今年考入清华大学学生的名字和考分,一股追求知识的热流扑面而来。

    这所民族中学具有悠久历史,教学质量优良,每年都有大批学生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名牌大学,是附近蒙古族孩子心中的“重点”学校。记者见到,校园里教学楼、实验室、操场等一应俱全,设施一点不亚于大城市的重点学校。

    女校长高娃告诉我们:“牧区孩子上中学、大学的越来越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愿望特别强烈,对自己的明天充满希望。”(林双川)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责编: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