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制:中央台记者郑颖 内蒙古台记者刘璐
“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环保,这个时代发展的强力音符,再一次让很多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大区面临巨大压力,如何运筹帷幄,全国政协委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副校长、内蒙古全国政协委员闫伟在连续几年来的提案中都谈及生态建设,在今年的提案中,他详细分析了资源、环境、现实与未来几个部分,他认为地大物博的内蒙古,开发中要坚持有保有压,精打细算。
闫伟:“因为我们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尤其GDP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加大,我们希望要可持续,要科学发展,要兼顾环境资源,协调这种关系,又要在经济这种快速发展中对能源的过渡需求要抑制。”
内蒙古亿利能源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全国政协委员王文彪诚恳地说,内蒙古资源禀赋好,开发潜能大,但是这些财富属于全世界共有,科学开发,合理开发,这是每一位开发者为子孙后代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
王文彪:“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为此而努力。我么不仅要注重节约资源、节约能源,更要注重生产方式的转变,来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包俊臣告诉记者,为弥补发展之初的历史欠账,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生态治理投入,从2001年至今,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
包俊臣:“在生态保护机制方面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增加转 移支付,每年在计划财政支出的过程中,生态能不能作为一项专项资金进行补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