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臣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中广网呼和浩特3月11日消息(记者郑颖、晓菲)在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崔臣谈起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有很多实践让代表们听后感到很欣慰。
崔臣:“包钢的冶金渣、高炉煤气、余热等都可以回收利用。只要技术、投入到位,钢铁冶金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效益非常可观。”
包钢是我国西部最大钢铁企业,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环保欠账多、任务重。初期环保投入、设计也不充足。
崔臣:“近年来,我们包钢不断加强节能、环保管理和治理,2007年,包钢集团的销售收入、利税都增长20%。资源节约利用,是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十五”以来,全集团仅节能、环保投入就达33亿多元,环保项目节约资金和创造效益超过10亿元。近年来企业投入3.6亿元对焦炉、高炉、转炉实施节水改造,在全国首家实现大高炉全部干法除尘,仅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浊环水5700多万吨、新水280万吨,高炉余压发电量提高40%以上,直接效益近4亿元。另外,包钢集团还兴建了黄河上游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并大量使用中水,目前,工业水已基本实现循环利用。通过完善能源设施,去年仅转炉煤气回收量就达4.8亿立方米,锅炉改烧煤气后每年减排二氧化硫3920吨、二氧化碳500多吨。 投资21.9亿元新建的富余煤气发电项目今年投产后,每年将发电18.4亿千瓦时,届时包钢的富余煤气可全部回收,每年将再增直接效益4亿多元。包钢又投资8000多万仔烧结工艺上采用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既达到了减排目标有保护了环境。”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十一五”以来,包钢集团的吨钢能耗每年以100公斤,标准煤的幅度下降,去年已降到了769公斤。吨钢耗新水量去年达到7.45吨,比2001年减少13吨,提前达到2010年吨钢耗新水8吨以下的国家要求。包钢被列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近期我国首次评比的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中,包钢排名第一。昔日的污染大户,如今已经成为治污先锋。人大代表崔臣建议,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应立足长远发展,挖掘潜力,做节能减排的“先锋军。
崔臣:“实践证明,节能减排、循环发展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利企,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此,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企业的自发行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从“要我循环”转变为“我要循环”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应当立足长远发展,提高认识,挖掘潜力,做节能减排的“先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