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今年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将达约1400万亩
·气温近日持续偏高 黄河包头段预计提前开河
·赤峰市通报因强制拆迁引发自焚事件调查结果
·内蒙古第一家氢氧发生器项目落户包头滨河新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边检站温馨贺卡为客商传真情
·假广告忽悠人 工商部门提醒求职者 求职需谨慎
·周杰伦主演<刺陵>将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区实拍
·呼和浩特强制下架“非药品冒充药品”507个品种
·包头公路区间测速覆盖面近400公里 为全国首家
更多>>>
·内蒙古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时代先锋:土右旗检察院张章宝
·农机购置补贴引发河套农民“购机热”
·聚焦2009春运—我为春运忙
·我为春运忙——1717次列车车长陈卫东
·改革开放30年 首批98户鄂伦春猎民住新楼
·韩志然书记畅谈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
·世界有爱 聋哑儿有声—声音使者孙月光
·改革开放30年 专访代主席巴特尔
更多>>>
   为支持满洲里文明城创建工作,满洲里海关确立了“口岸兴、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理念,出台了《满洲里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开学前扎兰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车
·今年春节咱就看《金牛闹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首届内蒙古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今年发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台阶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改革开放30年:当年甩着牧鞭去放羊 如今种植苁蓉奔小康
中广网 2008-10-28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阿拉善10月28日消息(记者陈青平、阿拉善台记者罗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最让内蒙古阿拉善牧民们开心的是,不再被单一的放牧所束缚,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产业中找到致富的门路。

    腾格里苏木查拉呼嘎查牧民乌力吉,回忆起自己和父辈们的生活,感触颇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父母给集体放牧,一年跟着羊儿走,如果干了其他的活儿,就会挨队上的批评。乌力吉从小跟着父母放羊,每天辛辛苦苦,但收获却不多。他回忆说,放羊全靠天吃饭。1980年,他们家一共有近600只羊,按理说日子该过得很不错了,但恰逢十年大旱,家里的羊都是以借贷放养,每年不仅投入大,而且一点收入都没有。持续的旱情和牧业的萎缩,让乌力吉一家生活变得十分穷困。2001年,乌力吉萌生了一个念头,在沙漠里种梭梭、苁蓉,改变过去的放牧生活,开创一片新天地。

    一听自己的儿子要在沙子里种梭梭、苁蓉的想法后,乌力吉的父亲怎么也想不通,他从自己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牧民就该老老实实地放牧,不要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为此他总是在儿子跟前絮叨。不论家人怎么反对,乌力吉还是下定决心要试一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乌力吉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2020越野车廉价卖掉凑齐了9000元。买树苗、拉围栏,围着自己家的房子种了100亩梭梭.乌力吉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现在他种的梭梭林已有350多亩,周边还种植了沙枣树、花棒等十几个品种的树木,共达660多亩,昔日的不毛之地悄然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小天地,夏季一到,片片小树林郁郁葱葱。

    万事开头难。那几年里,乌力吉每天的工作都是起早贪黑“伺候”那些树木,一天跪在滚烫的沙子上,小腿上的一层皮都烫脱了。终于到了结果的时候了,2006年初春,乌力吉忐忑不安地来到梭梭林里,拿着铁锹挖开了第一棵树根,没有发现苁蓉,他心跳加速,心想,莫非自己真的失败了?再挖一棵看看吧,铁锹一踩下去“哧”的一声,把一个鸡蛋大小的白色东西从中间挖断了,乌力吉知道那就是苁蓉。他扔下铁锹,拿起苁蓉一路小跑回家,给自己的父母看。父母将这个“小不点儿”捧在手心里看了半天。

    对于乌力吉来说苦将尽,甘将来。当年5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乌力吉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半袋苁蓉卖了3000多元。乌力吉说,今年春天产了700多斤苁蓉,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说起收入,乌力吉说,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是千余亩的梭梭林和治沙林的投入非常大,尤其是每年林木的面积都在增加,投入也相应增加,但是他笑着告诉记者:“我与父母的区别就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能让自己发挥想法和特长的时代。”

  如今的阿拉善,牧民扔下羊鞭,改做其他事业的例子比比皆是,乌力吉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巴彦浩特街头,你不时会遇上一个个牧民企业家、牧民奇石商、牧民老板……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假如时间回转,相信他们绝对想不到,除了放牧,牧民的事业还能如此多姿多彩。牧民的生活,即使远离牧鞭也能走上一条幸福路。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格格      
相关新闻
·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 北疆崛起经济发展新高地
· 改革开放30年 草原上驶出“奔驰车”
·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 水利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 改革开放30年 我们的“婚礼”也在变迁[组图]
· 改革开放30年 呼和浩特市民话民生
· 改革开放30年:出行变化印证时代轨迹
· 改革开放30年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超2亿亩
· 改革看变化:探访内蒙古“小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