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代主席 巴特尔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会强调指出,节能减排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也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八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和国家关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一、深刻认识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区能耗下降幅度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实现“双降”。应该讲,在自治区经济较快增长、工业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进展,确实来之不易,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节能减排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任务十分艰巨。从时间和进度看,“十一五”已经过了两年零七个月。节能方面,2006、2007两年合计,全区能耗水平整体下降了7%,对照“十一五”节能目标,只完成不到三分之一。2007年我区是全国七个未完成节能任务的省区之一。减排方面,2006年污染物排放没降反升,2007年做了大量工作仅仅平了2006年增长部分,回到了2005年的水平上。目前二氧化硫减排只完成“十一五”任务的6.6%(化学需氧量完成任务的53%)。这就意味着,全区要在不到任务期限一半的时间里,完成三分之二以上的节能降耗、90%以上的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从今后发展的走势看,可以预计,在投资累积效应和一批新的大项目的带动下,自治区经济在今后几年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以能源、化工、冶金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改变。从总量上讲,无疑将加大减排的难度;从结构上讲,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艰巨。
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向我们提出了重大挑战。我们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此,必须明确“三个认识”。第一,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是国家下达的硬任务、硬约束,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完成不好这项任务,我们没办法向国家、向社会、向群众交代。在这项工作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推卸回避的可能,必须竭尽全力、确保完成。自治区要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各盟市也要坚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特别是去年没有完成任务的盟市,要认真查找原因、弥补差距,尽快扭转被动局面。第二,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国家对节能减排提出了一系列硬性要求,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要严格执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暂停核准和审批该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暂停新增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与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不仅关系当前工作,也关系长远发展,各级务必提高认识。第三,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变压力为动力。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但总体来说进展不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实中缺乏有力措施和考评体系。节能减排目标的确立和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创造了良好契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我们要把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被动行为变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工作,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尽管面临很大困难和压力,但是自治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心不会动摇,目标不会改变。各级务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第1页 共3页(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