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中广网呼和浩特7月15日消息(记者文伟、刘俊霞)走进金海的家中,记者看到了金海没有患病时的照片,这位蒙古汉子英俊、挺拔,但是病魔却无情的将他变为现在这个样子,右上颌骨被切除,右眼眼球被摘除,胆囊被切除,嗅觉味觉全部丧失,右耳听力锐减。
家里墙上的很多照片都是金海工作照,记者没有找到他的全家福,妻子林娜说:“我们一家人没出去旅游过,没有出去去饭馆中吃过饭,他这个人就是个工作。”

青年时的金海

年轻时的金海(中)
金海第一次手术过后,由于口腔组织被破坏,鼻腔也已经全部被堵塞,基本无法发出清楚的音节。作为一名老师来说,无法说话就意味着讲台生涯的结束。金海的博士导师齐木德道尔基教授:“我当时一看他那个情况,我就说老金啊,你不能再讲课了,干脆咱们就坐下来研究写文章吧。他还是不甘心,这个舌头在什么地方用力、什么地方用气,他也得练。最后愣把这个话语能力慢慢训练好了,然后就又上了讲台。”
对自己事业的无限热爱,让金海忘记病痛、克服困难。就在金海患病期间,先后带队组织进行了7次田野调查。田野调查都在夏季7、8月份进行。地点不是沙地就是偏远的牧区。考察队有时候住在当地牧民家中,有时候只能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非常破烂的吉普车上。吃饭更是潦草,常常是将中午吃剩的饭寄存住的地方,晚上热热继续吃,有时候连热的条件都没有。尽管条件这样艰苦,金海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病痛而表现出什么,金海的硕士研究生吴伊娜曾经参加了2006年的田野调查:“他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我们根本就看不到,他从来不表现出来。唯一我们感觉好像不同的就是,晚上回来他比我们常人更累、更疲倦。”
在记者采访的和金海一起参加田野调查的老师学生几乎都是一样的感受,那就是金海老师太坚强了,在他们面前他就是一个正常人,只有他右眼上罩着的永远都干净整洁的白纱布在提醒他们,他是一个癌症患者。

内蒙古自治区书记储波、代主席巴特尔接见金海

金海校对著作文字
在记者去医院看望金海的时候,刚刚从北京回来的金海的老师郝维民教授正在医院告诉金海他们合著的《内蒙古通史》一书已送往中宣部进行审核了。刚刚被撤销病危通知书的金海的脸上露出了像“孩子”一样的笑容。记者问他,今天感觉怎么样,金海说:“今天我听郝老师从北京回来说事情办的挺顺利,我心里感觉挺高兴。”
记者又问金海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金海说是自己招收的研究生:“因为我们既然把他们招进来就要对他们负责,让他们真正能学到知识和学问,所以对他们的事儿,我还是……招进来容易,那他们送出去我感觉肩上的担子不是很轻松的。”

金海正在给硕士研究生上课

金海近10年出版的学术著作
金海的学生告诉记者,4月23日就在内蒙古自治区为金海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时候,金海还在教室中为他们上课,为此,报告会特意延迟了1个小时。金海的老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郝维民教授说,金海得病是偶然的,金海的成功却是必然的。
但是面对种种的赞誉,金海却对记者说:“只不过我觉得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儿,没有更多的其他的想法。我就是说,身体状况还能坚持工作,我觉得想做的事儿,还能做的事儿,我就尽量去做。因为人生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里去做有意义的事儿或者是多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儿,人生的价值不就是在这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