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海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中广网呼和浩特7月15日消息(记者文伟、刘俊霞)见到金海的时候,他正在内蒙古医院接受治疗,而在前几天医院才刚刚撤销了病危通知书。
金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教授、蒙古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生导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多年来,金海一直从事内蒙古近现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参加了10项国家和自治区的科研项目,是目前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最多的中年学者。

青年时的金海

年轻时的金海(中)
1999年金海被确诊为上颌窦腺癌,之后的近10年时间他做过8次手术,2次放疗。现在他的右上颌骨被切除,右眼眼球被摘除,胆囊被切除,嗅觉味觉全部丧失,右耳听力锐减。
金海的妻子林娜:“99年的元旦之前,有一次他说上边颌斗上有一个窟窿眼儿,我一看看黄豆粒儿那么大。”
在妻子的坚持下,金海在内蒙古医院进行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不容乐观,医院建议马上转院。妻子林娜急忙联系到北京治疗,可是金海却说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
妻子林娜:“他还不想走,说还有书要校对呢,把这些校对完了再去,我说不行。就那样走的时候还拿了一大堆书。他在协和医院的大厅里站着,我去拿的,我拿了以后我说这个写得是癌症给还是不给啊?就愣在那儿,站在那儿的时候,他说你怎么回事儿啊,我说这个结果不太好。当时我的两个腿都软了都走不了路,我说这个结果不太好,他说没事儿,你上来吧。我就拽着他上去了,当时病人还没什么事儿我自己紧张到那个程度。”

内蒙古自治区书记储波、代主席巴特尔接见金海

金海校对著作文字
与病魔作斗争的日子从此就开始了。手术过后的金海,首先要面临的是生活上的困难,由于右上颌骨被全部切除,金海吃饭都面临着困难。金海的博士导师齐木德道尔基教授:“他喝口汤必须压着往后仰一下才能进去,稍微不小心,就喷出去呛到脑袋里去了,所以他后来慢慢能吃、不压着这样吃,也是慢慢训练自己,怎么吞咽、怎么吃、怎么嚼他都要改变。”
面对病魔,金海从容面对、泰然处之,他对身边的人说,灾难既然碰到我头上了,我就要坚决应对,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要抓紧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

金海正在给硕士研究生上课

金海近10年出版的学术著作
在结束首次放疗两个多月后,金海回到了工作岗位。之后的10年中,金海先后获得博士学位、被评为教授,并且坚持给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生讲课。他主编《蒙古族—内蒙古正兰旗巴音胡舒嘎查调查》,是蒙古民族历史研究领域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历史的第一人。他参与主编的《内蒙古革命史》获得了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等5项奖励;参加编写的《蒙古民族通史》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通史》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为基础研究优秀成果,其中由他主编的第六卷长达150万字。
金海的老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郝维民每每提到金海的事迹老教授总是热烈盈眶:“我想用16个字概括我对金海的认识和敬意。他是一个“认真的人,负责的人,坚强的人,成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