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内蒙古

日出康巴什—内蒙古鄂尔多斯科学发展崛起之路

2009-07-08 15: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本页 关闭
    

  面向未来的"东方鲁尔之梦"

    鄂尔多斯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之上。

    2009年3月,刚刚参加完全国人代会的市委书记杜梓心情无比激动。眼前闪现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自治区领导殷切的目光,新的开端、新的思路、新的使命,召唤他从北京星夜赶回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市长云光中及班子成员商讨如何落实"两会"精神加速发展大计。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历史,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区就是世界能源工业的一个标杆。具有150年历史的鲁尔18世纪晚期还是一个埋藏着丰富煤炭资源的沉睡的峡谷,以"黑金"开采起步的鲁尔迅速崛起,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重大贡献。蒂森和克虏伯等大公司曾闻名于世。从挖煤起步到拥有化学工业、钢铁和轧钢、机械制造业、电子业和环保产业,鲁尔曾创造了一个惊世传奇。有着相同资源禀赋的鄂尔多斯要奋起直追,要成为东方的鲁尔!

    那么,鄂尔多斯要发展成为世界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究竟具备什么竞争优势呢?

    鄂尔多斯是我国煤炭主要资源地和生产基地,全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含煤面积占70%,境内拥有准格尔、东胜和卓子山三大煤田。目前全市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496亿吨,预测远景储量1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67%,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因此可以说鄂尔多斯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煤炭资源和生产中心。

    毋庸置疑,煤化工属典型的重工业,总体能耗较高,对电力需要量较大,同时提供较低的电价。国家已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预计到201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鄂尔多斯电力供应不仅数量上有可靠保障,同时在电力价格上也有较大优势,为煤化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竞争基础。

    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列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首批启动项目。通过勘查,已探明全盆地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为10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58亿m3/a,项目圈定出161处地下水水源地,其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2亿m3/a。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黄河水权置换,预计到2010-2015年期间,鄂尔多斯可利用水资源将达到23.72亿m3,其中黄河水7.0亿m3,地表水5.1亿m3,地下水10.32亿m3,黄河水权置换1.3亿m3。基本可满足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近期和中期建设的水资源需求。

[1][2][3][4][5][6][7] [8][9]

责编:尘沙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