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高高飘扬的"鄂尔多斯社会责任之旗"
现代环保理念要求人们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关爱地球。让天更蓝、水更绿已成为当代城市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
煤炭经济与环境保护是一对孪生兄弟,如何破解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就成为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高扬社会责任之旗,坚持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和高度节能环保"新型工业化道路,早已成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主旋律。实施《环评法》已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宏观调控的"晴雨表",污染防治的"控制闸"。
市委书记杜梓不止一次在全市大会上口气严厉地说:"节能减排是'高压线',各旗区要高度重视,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直接抓在手中,决不能有丝毫懈怠,更不能手软,否则将会承担责任!"
作为"市长一号工程",对环保负有直接责任的市长云光中在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会议上告诫大家:"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国家、自治区下达的硬任务、硬约束,是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在这项工作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推卸回避的可能,必须竭尽全力,确保完成!"
那么,实现了由"黑三角"向"金三角"的嬗变,走出了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之路,政府究竟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新举措呢?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强力推进结构性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的突破口,累计取缔关闭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大、规模小、不合规范的"两高两低"企业700多家,减少SO2排量近14万吨(环保部认定7.74万吨)、烟(粉)尘68.7万吨,固废245万吨。2008年又关停了两座发电厂、石灰企业62家335孔、石膏粉加工企业21家、高耗能企业2家、皮毛加工企业2家。从2005年至今投入30多亿元,关停企业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减少税收20多亿元。此举腾出了环境空间,扩大了环境容量,确保了优质大项目的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