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加快污水处理厂及脱硫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工程性减排是鄂尔多斯打造环保先进城市的又一大举措。为确保全市各旗区、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厂在2009年全部建成投运,市、旗区两级拿出3.6亿元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并出台了各旗区、工业园区每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市财政将给予1000万元的补贴。2008年全市新建投运污水处理厂4座,另有11座正在建设中,并在国内率先与美国GE公司水处理全面合作,在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工业民用废水处理方面先行一步。先后建成39台机组的脱硫设施,其中,湿法脱硫发电机组16台,循环硫化床发电机组23台。稳定运行可削减SO2排放量9.3万吨……
强化管理监督性减排,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切实提高"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验收率,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把总量控制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控制新增排量。加大监测监管和核查力度,对占全市污染负荷85%的42家重点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例行监测,每月对各火电机组、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企业的减排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对不达标者依法处罚、限期整改……
培育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典型,构筑起了煤转电、煤制油、煤制甲醇等循环产业链和上下游产业的有序衔接、相互推动、多层次转化增值的循环产业体系。蒙西工业园和棋盘井工业园已分别成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乌审旗已通过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覆盖区域面积最大的环境管理体系地区……
有两个小故事或许能进一步见证鄂尔多斯保护环境的决心。
对禁采区的久泰二甲醚、蒙大甲醇等6个项目,不惜付出高昂代价,将其搬迁至大路工业园区进行集中建设;
200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夜晚,时任鄂尔多斯市市长的杜梓,一个电话打进市环保局局长刘恒发的家中,请他第二天陪同下基层进行环保工作暗访。结果,刘恒发局长陪同杜梓长途奔袭两三日,过了一个革命化的劳动节。
有这样一组数字令鄂尔多斯人感到自豪:经济高速发展,环境质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改善,2000年全年刮沙尘暴80多场,到现在全年最多刮6~7场,过去沙尘暴一刮天昏地暗,现在仅表现为浮尘或扬沙;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347天,优良率达95%;全市1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100%;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境内无一家污染排黄企业。同时,注重工业园区绿化,打造绿色花园式园区。在全国环保专项行动中,受到环保部、监察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表彰,荣获我国环保领域最高社会奖项--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鄂尔多斯终于可以大声告诉世界:社会责任之旗将在内蒙古高原的蓝天之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