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今年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将达约1400万亩
·气温近日持续偏高 黄河包头段预计提前开河
·赤峰市通报因强制拆迁引发自焚事件调查结果
·内蒙古第一家氢氧发生器项目落户包头滨河新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边检站温馨贺卡为客商传真情
·假广告忽悠人 工商部门提醒求职者 求职需谨慎
·周杰伦主演<刺陵>将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区实拍
·呼和浩特强制下架“非药品冒充药品”507个品种
·包头公路区间测速覆盖面近400公里 为全国首家
更多>>>
·内蒙古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时代先锋:土右旗检察院张章宝
·农机购置补贴引发河套农民“购机热”
·聚焦2009春运—我为春运忙
·我为春运忙——1717次列车车长陈卫东
·改革开放30年 首批98户鄂伦春猎民住新楼
·韩志然书记畅谈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
·世界有爱 聋哑儿有声—声音使者孙月光
·改革开放30年 专访代主席巴特尔
更多>>>
   为支持满洲里文明城创建工作,满洲里海关确立了“口岸兴、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理念,出台了《满洲里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开学前扎兰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车
·今年春节咱就看《金牛闹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首届内蒙古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今年发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台阶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农转非不再是香饽饽 农村生活30年变化巨大
中广网 2008-10-1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农转非,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很多农民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农民把农转非、吃商品粮称为“吃国家粮”。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我国农村还比较贫困,不少地方出现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的热潮,使得农转非名额非常抢手。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富裕了,很多当初进城打工的人又回到农村种起了地,变成了非转农。

 

如今的大台新村面貌一新(摄影/北方新报记者  孙  平)

  千方百计变身城里人

  30年前,土左旗的农民云有在在队长的带领下在集体的地里干活儿,队长记录出勤。那时候,壮劳力干重活儿,每干一天记10分,年轻妇女记7分或8分。到了年底,队长公布每人所挣的工分,再用全队的总工分除以卖余粮所得的收入,得出每一个工分能够分多少钱。社员们劳动一天的平均收入只不过两三毛钱,差的还不到一毛钱,个别的甚至出现负的工分值。当时的人们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着补丁,集体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如何吃饱肚子是当时最大的问题。

  云有在对记者说,别看现在农村的房子都是砖瓦结构,以前,村里的房子都是土坯房。那时,离村子最近的学校有20多里地,不论刮风下雨,孩子都得走着去。当时大家都知道城里供应大米、白面,每月虽说城里人也以粗粮为主,但总算能吃上细粮。在那个年代只要有点关系的都想往城里跑。

  云有在也托人找关系,把自己的农村户口迁到了城里,并进入了当时效益不错的呼和浩特市炼铁厂成了一名工人,在当时让很多邻居羡慕不已。在城里工作了几年后,云有在先后把妻子和3个孩子的户口从农村转到城里。按照云有在当时的想法,只要把家里人的农村户口都转成了城市户口,3个孩子能上好学校,一家人就会过上幸福的城市生活。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由于学习不好没有考上大学,在城里也找不到好工作,自己所在的炼铁厂也倒闭了。看着村里的人们日渐富裕,他想再回去种地,可是因为户口已经不在农村,村里收回了他的承包责任田。像云有在这样处境尴尬的人,还有不少。他们在千方百计农转非后,憧憬的幸福生活没有实现,而他们当初一心想跳出去的农村现在却成了令他们向往的地方。云有在说:“当时和我一起从村里出来的人现在就有回到村里的,他们在家有地种,再加上国家免除了农业税,政府每年还要发放各种补贴,生活比我们好多了。”

来源:北方新报    责编:格格      
相关新闻
· 改革开放30年 我们的“婚礼”也在变迁[组图]
· 改革开放30年:国运盛 体育兴
· 改革开放30年 呼和浩特市民话民生
· 改革开放30年:出行变化印证时代轨迹
· 改革开放30年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超2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