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弥足珍贵 战略价值巨大
钍是珍贵的战略资源。清华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贾宝山教授在包头参加研讨会时介绍说,钍为高熔点、高放射性稀有金属,钍232经中子轰击后,可产生易发生裂变反应的核能燃料铀233。除能源用途外,钍还广泛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催化剂、新材料、光电等尖端科技领域。
我国科技界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钍提取技术已无障碍。据马莹等专家介绍,钍通常与稀土伴生,并在稀土冶炼中得到富集。针对白云鄂博矿含钍的近20种矿物,可分别利用已成熟的工艺提取钍,利用现有技术工业化生产金属钍也已无障碍。
据介绍,2004年以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包钢集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低温硫酸焙烧法直接萃取钍的技术,钍产品纯度在95%以上,每年可制备草酸钍5吨,为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据贾宝山教授等专家分析,至2007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仅910万千瓦,同比增长30%,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2020年装机将达到4000万千瓦。但是按照国家的最新预计,2020年全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天然铀是核电站动力之源。据贾宝山教授介绍,目前全球铀探明储量仅400万吨,按当前的核电规模仅能消耗50年左右。我国铀资源探明储量仅10万吨左右,属资源匮乏国家。
值得重视的是,自1984年以来,国际铀供应还日益紧张。专家们分析认为,尽管我国铀矿仍有很大勘探潜力,但是即使2020年天然铀产量翻番,与当时的需求相比,缺口巨大。虽然可到国际市场购买,但是近年来铀价飞速上涨,上世纪90年代天然铀每磅不足10美元,去年一度超过130美元,尽管最近大幅回落,目前每磅仍在80美元上下。而且大量进口将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拉高价格,我国的核电产业燃料供应也将受制于人。
开发、储备白云鄂博的钍资源,不仅可带动冶金、光电等尖端产业的发展,尤其可以大大丰富我国核电燃料储备。贾宝山介绍说,自上世纪50年代起,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已开展钍燃料应用研究,其中铀资源匮乏的印度将钍燃料确定为核电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已建成以钍为燃料的先进重水反应堆。此外,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也已建成或在建一批钍基反应堆等设施。
上世纪60年代起,清华大学等我国科研机构也对钍利用进行探索,目前秦山核电站兴建的加压重水反应堆是利用钍燃料比较成熟的技术,建成后将为我国工业化应用钍燃料提供条件。此外,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还与加拿大原子能公司合作开发钍基重水反应堆相关技术,已获得不少突破。
第2页 共3页(2/3)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