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图片 | 财经 | 体育 | 音乐 | 书院 | 汽车 | 旅游 | 军事 | 民族 | 台湾 | 教育出国 | 中广在线 | 银河台 | 电子杂志 | 中广评论 | 热点专题 |
| 贵州 | 宁夏 | 新疆 | 甘肃 | 厦门 | 河南 | 吉林 | 内蒙古 | 广西 | 珠海 | 兵团 | 青岛 | 江西 | 浙江 | 江苏 | 深圳 | 大连 | 中国广播报 | 中国广播 |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 | 中国广播广告 |
| 社区 | 论坛 | 博客 | 曝光台 | 中广演播厅 | 广播风景线 | 中广人物 | 特别推荐 | 新闻和报纸摘要 | 中国民歌榜 | 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 |
广播频率: 中国之声 | 经济之声 | 音乐之声 | 都市之声 | 中华之声 | 神州之声 | 华夏之声 | 民族之声 | 文艺之声 银河台: 娱乐 | 精品推荐 | 独家访谈 | 银河盟友 | 往期回顾
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内蒙古搞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在内蒙古顺利完成
·内蒙古3所院校成为民族干部的摇篮
·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在交锋中诞生
·通辽——今天的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
·鄂尔多斯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吸引海内外宾朋
·二连浩特社会发展迅猛 人民安居乐业
·呼和浩特市两个文明建设成绩卓著
·内蒙古通辽市今年交通建设赢得满堂红
图解内蒙古 更多...
“草原红城”的变迁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历史大事件
"灭鼠""驱梅"保障各族人民健康
中广网    2007-04-1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呼和浩特4月17日消息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始,自治区人民政府把防治疫病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出了“扑灭鼠疫,抢救生命”的号召,制定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防疫工作变成群众工作的方针”。1948年元旦,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提出:将防疫工作与打仗、生产并列为三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前,内蒙古各地疫病流行,鼠疫、克山病、布氏杆病的发病率达到惊人的程度。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在内蒙古地区散布了大量的鼠疫细菌,使鼠疫流行,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947年,鼠疫患病人数3万余人,死亡者达2.5万人。在牧区,梅毒等性病蔓延十分严重,有的地区患病率高达40%以上,造成许多妇女一生不育,有些牧村几十年听不到婴儿的啼哭。人口的大量减少,不仅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使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濒于灭亡的危险境地。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迅速建立地区医疗机构和防疫防治体系,在城镇、工矿区、农村牧区、林区形成了紧密的医疗防治网。到1957年,全区建立医院137所、医疗保健所1667所、专科病防治机构28个、卫生防疫站31个、妇幼保健所235个、中蒙医和西医医师近8000人。鼠疫的流行迅速得到了控制,鼠疫发病率1952年降至0.05%,到1956年,内蒙古已经完全控制了鼠疫的发生。同时,众多的布氏杆菌患者治疗痊愈,在达斡尔族群众中蔓延的克山病发病人数比1953年下降了54%。

    在解除鼠疫威胁的同时,1950年内蒙古还开始在牧区广泛开展了“驱梅”运动,即预防治疗梅毒等性病的工作。那时候国家还很困难,为了支援“驱梅”斗争,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从中央和一些省、市抽调了大批医务人员,组成“驱梅”队派往内蒙古牧区,还调进了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到1953年,在牧区共治愈性病患者9.3万余人。治疗期间,政府对性病患者从衣、食、住等各方面给予了照顾。短短几年,就把给牧区群众造成灾难,危及蒙古民族生存的梅毒病消灭了。

    至1957年,蒙古族人口从1949年的83万人增加到111万人,内蒙古草原上到处是人丁兴旺的新气象。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责编: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