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泥泞狭窄的道路变成了用混凝土和水泥方砖铺成的宽敞整洁的大街;临街破旧零乱的平房店铺变成了整齐漂亮的商住楼;街道旁随处搭建、随地摆放的摊位各归其市……如今来到通辽的外地人都说:几年不见,通辽都不敢认了,通辽市变了,环境变美了,市场有秩序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其实,即使生于斯、长于斯的通辽人,对于通辽这几年的种种变化也感到目不暇接。
科尔沁区施介街道办事处的张大妈最近养成一个习惯:傍晚的时候,带着小孙子去哲里木广场乘凉。“以前就是在便道上、楼中间乘凉。现在可以看着大屏幕播放的文艺节目,闻着花香乘凉。”最切实的变化给了张大妈最满意的感觉。哲里木广场、体育广场、西拉木伦广场,短短的几年功夫,通辽人民拥有了3个新广场,再加上两个开放式的公园,这些都成为普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过去对于大多居民来说,休闲好像是生活以外的事情,而如今,休闲的去处除了广场、公园以外,还有茶吧、酒吧、网吧等等。
年近七旬的宋平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通辽人,育有四子一女。宋先生夫妇含辛茹苦拉扯着五个孩子长大成人。如今,孩子们都顺利大学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从1999年开始,宋氏子女又先后辞掉工作,念起了生意经。日子是越过越好,生意是越做越红火。宋先生说:“通辽城市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搬家就是最好的证明。由最开始的平房到现在的楼房,由开始的不到五十平米到现在的一百多平米,家中的家用电器更是应有尽有,往常国庆假日都是在家中度过,而如今出外旅游度假成为了一种时尚。能过上现在这种日子是原先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我现在最希望的是,通辽的明天会更美好。”
采访中,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说,几年来,通辽市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于今天的通辽人是睁眼看世界,既看到外面惊人的巨变,更看到自身的滞后和滞后的原因;既看到曾经多次错过的发展机遇,更看到自身独有的有待发挥的诸多优势。带着警醒与紧迫,超出通辽看通辽,通辽人视野豁然开阔。尤其是撤盟设市以来,开放的机遇抓住了,改革的机遇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抓住了。由此,才带来今天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