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内蒙古总人口突破2400万 低于人口计划控制指标
·[关注两会]确保困难群众生活过得更踏实
·[民生之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共享发展成果]
·[十届内蒙古政协增设农牧业委员会] [全体会议]
·“莫斯科—北京”新型国际列车编组投入运营
·春运期间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增加航班330余班
·去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953元 年增长1800余元
·二连浩特市医院免费收治蒙古国一名13岁患者
·伊利重奖优秀员工 445张奥运门票激励士气(图)
更多>>>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草原唱响大风歌
·呼和浩特出台63条意见 系统关注民生
·[残疾人之友]董智:好男儿追着太阳跑
·[直播回放]神州夜航——36年的感动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实现国际性常年开放
·[直播中国]—2007年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
·从草原走向国际--娜仁图雅的民族服装
·胡锦涛内蒙古考察 强调学习贯彻十七大
·市长面对面 城市零距离
更多>>>
   1月19日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参加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欢聚一堂,观看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的《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
·歌舞展现魅力草原 《天堂草原》在南宁演出
·展示大兴安岭生态 童话《福娃五人行》出版发行
·没有统一编码 蒙古文互联网发展遭遇难题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节活动之索论嘎杯颁奖活动
·蒙古国学者盛赞中国出版的蒙古文《大藏经》
·“索伦嘎杯”学汉语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颁奖
内蒙访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内蒙访古
历史名城(五)丰州城
中广网 2006-12-1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丰州城是辽王朝在西南部兴建的一座军事重镇,金元两代相继沿用,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

 

920年(神册五年)党项族诸部叛离契丹统治者,辽太祖率部亲自征讨,由皇太子耶律倍领导迭刺部夷离堇汗里轸进兵云内和天德军。天德军本是唐王朝的边防重镇,唐末被党项族占领。当契丹兵马进攻天德军时,节度使宋瑶便宣布投降,于是赐给他弓箭、鞍马和旗鼓等物,改天德军为应天军随即撤军东归。当契丹兵马撤退后,宋瑶立即反叛,于是契丹兵马立即攻入城内,擒获了宋瑶和其家属。契丹统治者鉴于天德军城地处乌拉山后(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南角的阿拉奔),不便于直接管领,便将天德军城和丰州城(今乌拉特前旗东土城)的入口强行东迁,在大青山南面另筑新城安置,命名为丰州天德军。

 

丰州天德军是辽王朝西南边境地区的军事重镇,重兵屯戍以对付党项诸部,任命契丹贵族为节度使。早在916年(神册元年)辽太祖就曾亲自率兵攻入党项诸部领地,攻入胜州(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将胜州的居民迁移到黄河东岸,在唐东受降城地方另筑了一座州城,因为在原来胜州的东面,所以名叫东胜州(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大皇城)。在东胜州的东北,另筑一座州城名叫云内州(今托克托县西白塔古城)。丰州、东胜州和云内州等三座州城鼎立,统称为西三州,构成了辽王朝西南边境地带的威慑力量。西三州以丰州为主,在丰州城内设置有西南面招讨司。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对宋和辽王朝的关系反复无常,战争与和平的局面经常变换。辽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夏的控制,兴宗于1044年(重熙十三年)将云州大同军节度升格为西京大同府,将丰州等西三州划归西京大同府管辖。

 

金元两代沿袭称做丰州。金朝初年,曾沿称为丰州天德军,1149年(皇统九年)改天德军为天德总管府,并在这里设置了西南路招讨司,以天德尹兼任招讨使,主要任务是防御北方的蒙古族,并管领边境地带的各部族。这些部族有东通使族、西通使族、瞎乙刺族、西落梨族、移室族、上沙燕部落等等,将它们分别编为咩纠、唐纠、木典纠、骨典铣、耶刺都纠等纠,统属于西南路招讨司。元朝初年,丰州曾属于汪古部管辖。1262年(中统三年)改属于西京路宣慰司。1282年(至元十九年)撤销西京路宣慰司,并入河东山西道宣慰司。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将丰州划归大同路管领。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关先生北上,1359年(至正十九年)元将字罗帖木儿与关先生大战于丰州城附近一带,在战乱中丰州城内的汉族居民纷纷逃入内地,丰州城便沦为一座空城。丰州城自建城至废弃,大约经历了四百五十年之久。

 

丰州城址在今大青山南面的大黑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上,距呼和浩特市区约18公里。城墙全用黄土夯筑,由于近现带利用大黑河水浇灌,城垣已淤埋地下,城墙只西南两面墙较为明显,露出地表1至3米,东北两面墙仅能隐约辨出城墙位置,且多有断缺,最高露出约1米。经钻探后得知:全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方向,东西宽约1100米,甫北长约200米,城墙外侧都加筑有马面,两马面间距离约为95米。四角原有角楼,除东北角楼尚存有高约8米的基址外,其余三处都仅残存基址。东、南、西三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并筑有方形瓮城。由于现代铁路和公路正好从北墙正中穿过,已无法查明原来是否有门和瓮城。自东、南、西三面城门和北墙中部起,各有一条大街宣通至城中央,将全城划分为4个坊区,分别名为东北坊、东南方、西南坊和西北坊。丰州天德军为节度使州,属于上等州城,完全按照唐代中等城市的制度来设计施工的,全城面积相等于唐代的4个坊,城内成为十字大街,按照方位分别名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官署、市肆、作坊、庙宇和民居都分散在各个坊内。闻名于此的万部华严经塔即建在城内西北坊中。

 

辽代末年,天柞帝耶律延搐被金兵追击,曾于1123年(保大三年)溃败到云内州南面一带暂住,所有锱重及诸王妃公主等在青冢被金军掳获,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天祚帝被迫逃至夹山(今土默特右旗万家沟)躲避。第二年,天柞帝在阴山达但部(即汪古部)的帮助下,曾一度出击云内、天德,但遭到金军击败退回。第三年正月间,天柞帝打算逃到党项族小斛禄部,途中遭到金军突然袭击,慌乱中徒步逃出来,第二天逃到天德(丰州)附近,天降大雪,没有御寒衣服,粮草也断缺,自己吃点炒面充饥,随从人员只能吃雪填肚,到晚上才找到一户人家投宿,渡过了难关。二月,天柞帝在夹山终于被金军将领完颜娄室所俘虏,辽亡。天榨帝在丰州附近垂死挣扎了两三年,也就成为研究辽金史学者们关注的地方。

 

金代的丰州城,沿袭使用了辽代旧城,虽然还保留着辽代的名称,但已不是封闭式的城市,由于人口增加和封建制度的发展,城市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万部华严经上镶嵌的金代碑铭上得知:丰州城内的街巷,带有行业名称的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酪巷;带有寺院名称的有药师阁巷、北禅院巷、太师殿巷;用居民姓氏取名的街巷有斐公裕巷、刘公进巷、康家巷、张德安巷、刘大卿、张居柔巷等等。这些街巷名称,反映了丰州居民已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而分布在全城内各个坊区,商业有了发展,而且按行业分工,各有专业的集市,已是相当繁荣的上等封建城市。

 

元代的丰州,不仅继续是一处相当繁荣的城市,而且成为中原地区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早在蒙古汗国时代,长春真人邱处机到中亚去觐见成吉思汗后东返,就是经过丰州进入内地。元大都(今北京市)至岭北行中书省(治哈喇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间,有三条主要驿路,其中木怜道是经兴和路(今河北张北县境)西行,在丰州折向北行,穿越大青山,进入漠北地区。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所在地冀宁(今山西太原市)有一条驿路经大同通到丰州。自丰州又有一条驿路通到东胜州。东胜州是纳怜道驿路的起点,经过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亦集乃路(今额济纳旗黑城)通至岭北行中书省,是内地与岭北之间的另一条驿路。

 

丰州城址内西北隅矗立着一座佛塔,名为万部华严经塔,通称做白塔,为八角七层的楼阁式砖塔,塔刹不存,现高约45米。塔内有双重梯道,游人可从梯道攀登至顶层,眺望附近秀丽的山川景色。近年经过修缮,焕然一新。辽代兴建佛塔时,塔前为一座大型佛寺,寺名失传。金元时代寺名为宣教寺,不一定就是辽代寺名。辽金时代的丰州城,是边境地带的军事重镇,到塔上拜谒和游览的人还不会太多。元代的丰州城,是南北与东西交通的交汇点,各民族各阶层人士路过这里的很多,万部华严经塔是丰州城内的一大名胜,到塔上拜谒和游览的人众增多,不仅有本城的居民,而且有大量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各族,在修缮工程中清扫塔内风沙积土内发现了一张元朝初年的纸币,也是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纸币之一,也说明了自元代以来塔上就未曾清扫干净过。塔内第一层墙壁上镶嵌有金代修缮此塔时的捐资碑,原应有8块,现存有6块,已缺失记事和记年部分,仅存有地名、职官和人名。金元明各代游人在塔内壁上的墨书题记甚多,时代最早的是金代,数量最多的是元代,文字最长的是明代;题记者既有汉人,又有各民族人士;题记使用汉文、契丹小字、西夏文、畏吾体蒙古文、八思巴字、藏文和古叙利亚文等多种民族文字,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社会历史的不可多见的资料。丰州城塔在元代负有盛名,元人文集中有不少记述吟咏的诗章,如元初名臣刘秉忠的“过丰州”诗中写道:“出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半明城上楼。车马喧图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诗中生动描绘了丰州城内外的风光景色,城南大黑河水缓慢地向西流去,路旁的田野里长满丰收在望的小米和高粱。城门上的城楼在晨光沐浴下照着半面,巍峨的佛塔高耸入晴朗的天空,真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塔上明代题记中记录了当时已将废弃的丰州城一带称为丰州滩,明王朝的官兵来到了这里,慕名游览了万部华严经塔,可见当时白塔的盛名依然不衰。清代以来,来呼和浩特地区的各族人土,有不少人曾登塔游览并题记留念。

    


来源:SRC-504030152    责编:岗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