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内蒙古总人口突破2400万 低于人口计划控制指标
·[关注两会]确保困难群众生活过得更踏实
·[民生之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共享发展成果]
·[十届内蒙古政协增设农牧业委员会] [全体会议]
·“莫斯科—北京”新型国际列车编组投入运营
·春运期间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增加航班330余班
·去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953元 年增长1800余元
·二连浩特市医院免费收治蒙古国一名13岁患者
·伊利重奖优秀员工 445张奥运门票激励士气(图)
更多>>>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草原唱响大风歌
·呼和浩特出台63条意见 系统关注民生
·[残疾人之友]董智:好男儿追着太阳跑
·[直播回放]神州夜航——36年的感动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实现国际性常年开放
·[直播中国]—2007年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
·从草原走向国际--娜仁图雅的民族服装
·胡锦涛内蒙古考察 强调学习贯彻十七大
·市长面对面 城市零距离
更多>>>
   1月19日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参加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欢聚一堂,观看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的《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
·歌舞展现魅力草原 《天堂草原》在南宁演出
·展示大兴安岭生态 童话《福娃五人行》出版发行
·没有统一编码 蒙古文互联网发展遭遇难题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节活动之索论嘎杯颁奖活动
·蒙古国学者盛赞中国出版的蒙古文《大藏经》
·“索伦嘎杯”学汉语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颁奖
草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草原文化
蒙古族的曲艺:好来宝与乌力格尔
中广网 2006-12-19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说书艺术——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汉译为说书、讲故事的意思。产生于明朝时期。当时蒙古地区为英雄史诗的鼎盛时期。因此,以英雄史诗(镇服蟒古斯的故事)为内容,以“朝尔”(马头琴的前身)为伴奏乐器的说书应运而生,并被称为“朝尔沁”派。产生于明代的英雄史诗《江格尔传》和《格斯尔传》就是通过“朝尔沁”的传唱,才留给后世的。

    清代以后,蒙古族与汉文化交往更加密切,汉族的古典和民间文艺和《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红楼梦》、《十把的金扇》等大量作品被译成蒙文,以书面和口头形式流入蒙区。这时在蒙古东部地区长期说唱乌力格尔的“朝尔”(操四弦琴演唱的民间艺人)中产生了主要传播汉族古典文学的“胡尔沁”派的蒙古说书。“朝尔沁”派与“胡尔沁”派在数百年的自由发展中,前者逐渐衰弱下去,而后者渐渐繁荣起来。清末以后,“朝尔沁”已近绝迹,“胡尔沁”派却到了鼎盛时期。

    蒙古说书(乌力格尔)的演唱曲调,已经发展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板体音乐,它有固定的说唱音乐程式。说书曲调有《出征》、《赶路》、《赞风水》、《赞英雄》等百余首。胡尔沁说唱世人根据说书内容,任意选用。因各流派不同,其艺术风格也多种多样。但说、唱之间,却有共同的规律。一般在说书前,都有个引子(即书帽),是说书人的即兴创造,多是因地因人的恭维、祝贺之词。开篇后,以“说”引出故事来,唱的部分多是抒情、赞美的段落,但人物介绍或情节急转处就要靠说白交待清楚。说与唱的有机联系,是说唱者艺术造诣高低的一种衡量标志。

    琶杰(1902—1962)是蒙古族“乌力格尔”著名艺术家。他出生在东蒙扎鲁特旗回苏屯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里。八岁曾入王府当奴隶,后被王爷作为“许愿”的供品送进寺庙当了小喇嘛。十八岁踏上了民间艺人的道路。他的师祖根登是技艺精湛、擅长说唱英雄史诗的大家;他的师父又是根登的徒弟绰旺。

    绰旺(1856—1928),生在一个台吉家庭,是扎鲁特贝勒的亲族。他博学多才,精通蒙、汉、藏几种文字,但终生没有出仕,只愿周游草原说书。所以,琶杰也受教至深。琶杰说唱的《英雄格斯尔可汗》(其木德道尔吉整理,安柯沁夫汉译),于196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第2页  共2页(2/2)  上一页
来源:SRC-504030152    责编:岗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