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中广网呼和浩特5月26日消息(记者郑颖)在纪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导鄂尔多斯沙产业发展信函发表7周年之际,内蒙古林业厅、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于5月26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专家座谈会,认真学习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看望钱学森和视察鄂尔多斯的谈话精神,就加深理解、总结经脸、推动内蒙古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集思广益。内蒙古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代主席巴特尔亲切会见专家和钱学森办公室同志。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代主席巴特尔讲话

钱学森之子向钱永刚向自治区政府赠送了钱老签名讲话稿
巴特尔代表党委、政府在会上讲话,强调胡总书记的谈话意义重大,他说,“这既是对钱老沙产业创新理论的赞扬,也是对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肯定”;“沙产业在内蒙古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造福人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请专家们为内蒙古沙产业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专家刘恕发表演讲
座谈会上,国际知名度的沙产业资深专家刘恕谈了钱老沙产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钱学森书信》十卷本主编、钱学森学术秘书涂元季教授讲了对沙、草产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钱永刚教授代表其父钱学森发言,回顾了胡总书记的看望情况,感谢党中央的关怀;祝贺座谈会成功,希望内蒙古再接再厉。他和钱学森办公室同志向自治区政府赠送了钱老签名的一段话:“内蒙古各民族人民过去在‘两弹一星’事业上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草产业方面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他们把沙产业、草产业的经验推向全国去!”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教授等发来了贺信。中国科学院陈佐忠研究员、中国荒漠化防治基金会理事长安成信、国家交通运输部杨利民同志、上海交大教授史贵全博士、中华原生态治沙工程联合会首席顾问杨超教授、甘肃省沙、草产业协会副会长魏万进教授及区内专家、企业家代表作了精彩发言。
2001年5月下旬,钱老接到内蒙古政协常委赵永亮和内蒙古政协专家郝诚之关于鄂尔多斯市沙产业试点的报告后,回信指出东达蒙古王集团沙柳产业化的三大示范意义:一是“把林、草、沙三业结合,开创了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二是“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三是“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专家们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三句话和钱老的三句话都精炼、深刻地概括了内蒙古鄂尔多斯正确的资源观、生态观和发展观,经验宝贵,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提供了中国特色的样板,在西部和全国都有推广意义。
座谈会收到书面发言材料19篇。出席会议的区内外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企业家代表共I咖人。座谈会由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夏日会长主持,内蒙古琳业厅厅长高锡林介绍了自治区沙产业的发展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