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今年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将达约1400万亩
·气温近日持续偏高 黄河包头段预计提前开河
·赤峰市通报因强制拆迁引发自焚事件调查结果
·内蒙古第一家氢氧发生器项目落户包头滨河新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边检站温馨贺卡为客商传真情
·假广告忽悠人 工商部门提醒求职者 求职需谨慎
·周杰伦主演<刺陵>将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区实拍
·呼和浩特强制下架“非药品冒充药品”507个品种
·包头公路区间测速覆盖面近400公里 为全国首家
更多>>>
·内蒙古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时代先锋:土右旗检察院张章宝
·农机购置补贴引发河套农民“购机热”
·聚焦2009春运—我为春运忙
·我为春运忙——1717次列车车长陈卫东
·改革开放30年 首批98户鄂伦春猎民住新楼
·韩志然书记畅谈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
·世界有爱 聋哑儿有声—声音使者孙月光
·改革开放30年 专访代主席巴特尔
更多>>>
   为支持满洲里文明城创建工作,满洲里海关确立了“口岸兴、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理念,出台了《满洲里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开学前扎兰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车
·今年春节咱就看《金牛闹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首届内蒙古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今年发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台阶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沙产业为沙漠增绿牧民增收
中广网 2008-05-07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呼和浩特5月7日消息 内蒙古自治区对沙漠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一批企业以转化沙生植物为主,在5大沙漠和5大沙地周边摆开10个产业化战场。目前,全区从事沙产业开发的企业已达84家,实现销售收入69.77亿元,带动农牧民12万户,出口创汇4118万美元。

  发展沙产业,源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从事研究工作时,发现沙漠戈壁并不是一片荒凉,而是有不少其他地区没有的动植物,于是提出“发展沙产业”。当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等企业率先向沙漠进军之时,钱学森又亲笔写信给予指导,指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的沙漠戈壁,通过“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搞农业生产,进而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的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原来只是从事羊绒加工,风沙的肆虐使企业开始关注生存环境。此前,当地农牧民种植沙柳,使这一地区的沙害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沙柳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即三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后单株生长范围比以前增长8倍,不平茬还会枯死。由于沙柳得不到及时转化,“绿色银行不能变现”,农牧民种植沙柳、平茬沙柳的积极性得不到支持,生产、生态和生活还是在低水平徘徊。东达蒙古王集团适时进行产业化开发,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沙柳基地建设,实施“林纸一体化”项目。组织起鄂尔多斯(600295行情,股吧)市3个旗的沙区农牧民种植沙柳,种植面积已达70多万亩。6万农牧民每年向集团出售100万吨柳枝,人均增收2800元。集团年产10万吨的高级包装纸也逐渐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在东达蒙古王集团的带动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企业家纷纷进入沙产业,绿家乡,富百姓。目前,全市沙产业企业已达30家,种植沙柳570万亩,杨柴500万亩,柠条500万亩,沙棘50万亩,甘草200万亩,麻黄草50万亩,年产人造板12万立方米,造纸6万吨,生产麻黄素50吨,饮品、保健品1.2万吨。

  内蒙古从东到西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总面积11亿亩的沙区成了自治区各地企业开发西部的新舞台。目前,鸿茅集团、飞龙饮料厂、宇航人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转化沙棘,生产沙棘油胶囊及化妆品。东达蒙古王集团等企业主要转化沙柳,生产沙柳箱板纸张。宁城集团等企业主要转化山杏,生产杏仁饮料。赤峰制药厂和通辽制药厂等企业主要转化麻黄草,生产麻黄素。苁蓉集团等企业主要转化苁蓉,生产药酒和养生液。金驼药业等企业主要转化有毒灌草,生产植物农药。兰太实业(600328行情,股吧)等企业从盐藻中提取天然胡萝卜素,东信公司等企业利用风积沙生产微晶玻璃,众多企业进军沙漠,绿了山川,兴了产业,富了百姓。(陈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编:马立峰      
相关新闻
· 内蒙古草原姑娘马头琴艺术团在蒙古国演出成功
· 晚春戈壁景观 阿拉善草原特有的沙冬青盛开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