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聚焦内蒙古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
 |
内蒙古农牧业厅今年将为农牧民办好10件实事 |
中广网 2008-02-18 |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
中广网呼和浩特2月18日消息 为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努力实现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在今年继续为农牧民办实事。今年确定的10件实事分别是:为农牧民新建户用沼气10万个;为150万户农户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33个牧业旗县农牧户实行草蓄平衡提供草地生产力监测技术服务;为150个水产养殖户送水产下乡;开展百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百万优质奶牛增产技术推广;培训新型农牧业330万人次;培育100个新型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扶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发展蔬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扶持兴安盟发展生猪产业。
根据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牧业生产要不停止、不滑坡;要切实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不拖销,不断档;要努力实现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要积极使争取农民增收的势头不回落,不放缓,要务必做到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有松懈、不走样的要求,今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围绕民生工程,在确定为农牧民办的10件实事里首次提出了要发展蔬菜产业和生猪产业。
自治区农牧业副厅长周文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要保障农民的增收问题,另一项要保证市民的市场供给问题,所以说办实事就围绕这两方面,我们采取了菜蓝子工程,为农民办实事,为市场办实事,重点抓两项,一个是生猪生产,猪肉价格的涨价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以后农民可以得到一些更多的收益,市民在这供给上有一个保障,再一个是蔬菜,我们围绕大中城市蔬菜供给也把它作为咱们的菜蓝子工程,一个是内蒙古自治区旱种农业比较多,我们通过蔬菜大棚的形式把它弄成设施农业,实际上是必栽农业,蔬菜大棚做起来,它的效益是旱种农业的20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记者包玲玲)
|
来源: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 责编:任艳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