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今年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将达约1400万亩
·气温近日持续偏高 黄河包头段预计提前开河
·赤峰市通报因强制拆迁引发自焚事件调查结果
·内蒙古第一家氢氧发生器项目落户包头滨河新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边检站温馨贺卡为客商传真情
·假广告忽悠人 工商部门提醒求职者 求职需谨慎
·周杰伦主演<刺陵>将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区实拍
·呼和浩特强制下架“非药品冒充药品”507个品种
·包头公路区间测速覆盖面近400公里 为全国首家
更多>>>
·内蒙古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时代先锋:土右旗检察院张章宝
·农机购置补贴引发河套农民“购机热”
·聚焦2009春运—我为春运忙
·我为春运忙——1717次列车车长陈卫东
·改革开放30年 首批98户鄂伦春猎民住新楼
·韩志然书记畅谈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
·世界有爱 聋哑儿有声—声音使者孙月光
·改革开放30年 专访代主席巴特尔
更多>>>
   为支持满洲里文明城创建工作,满洲里海关确立了“口岸兴、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理念,出台了《满洲里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开学前扎兰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车
·今年春节咱就看《金牛闹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首届内蒙古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今年发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台阶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蒙元帝国惊世文物现身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博物馆
中广网 2008-01-31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与成吉思汗密切相关的圣物

  在2楼展厅内有一件与成吉思汗密切相关的银玉壶春瓶。这件银玉壶春瓶用纯银制成,瓶身除了刻有精美的海涛纹、火珠纹外,还有两道闲纹,闲纹下又刻有云间纹,云间文内又有火珠文。更为珍贵的是,瓶身还刻有“法天启运”铭文,铭文边又附以火珠纹。据史料记载,元至大二年,武宗皇帝曾经追封先祖成吉思汗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件刻有“法天启运”铭文的银玉壶春瓶很有可能就是武宗皇帝祭祀成吉思汗时使用的圣物。

  在博物馆2楼展厅内,还有一块金令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块金令牌为长方形,纯金制成。金令牌的上部椭圆, 并且有一个系带用的圆孔,牌正面的周边刻有回纹,紧贴着回纹处还刻有一周云纹。牌的中心刻有24个汉文篆体铭文,内容为“以长生天之力,大朝皇帝旨谕,持此牌便宜行事,以为圣裁之。”从铭文内容看,应是蒙元时期的皇帝赐予其最信任的部下代其行事的器物,其作用相当于人们常说的尚方宝剑。由此可见,这个金令牌是一件珍品中的珍品。

  精美绝伦的织金锦袍和掐丝金饰片

  采访中记者发现,蒙元文化博物馆内珍藏的许多文物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件件精美绝伦。在2楼的另一间展厅内,记者又看到了3件织金锦袍。这3件织金锦袍样式精美,都是用纯金丝和上等锦丝编织而成,与现代的蒙古袍有很多的不同之处。3件织金锦袍中,有的绣有鹦鹉纹、有的绣有对鹰纹, 其中有一件织金锦袍的底部还织有龙纹。有专家判断,这3件织金锦袍都是极罕见的元代皇室贵族袍服。众所周知,衣物是特别难以长久保存的物品,这3件蒙元时期的织金锦袍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简直就是奇迹。据说,这3件织金锦袍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大沙尘暴刮过之后,有人在锡林郭勒盟境内的沙地里发现了一个大瓮,瓮中装的就是这3件织金锦袍。

  蒙元文化博物馆内可与织金锦袍相媲美的还有蒙元时期的11块掐丝金饰片。这11块掐丝金饰片都是用纯金拉丝焊接而成,饰片中原来还嵌有各色宝石,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现代工艺尤有不及。几年前,在美国举行的成吉思汗的遗产展览中曾经出现过一块这样的掐丝金饰片,当时许多专家都被那块精美的掐丝金饰片所震撼。如今,蒙元文化博物馆馆藏内珍藏的11块掐丝金饰片已经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此外,蒙元文化博物馆内还藏有蒙元时期的一张特大的牛角弯弓。此弓全长近2米,弓背身以牛角加固。蒙元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某些博物馆内虽然也藏有弯弓,但是都没有达到这张弓的长度,能熟练使用如此大弓者,必定是身高体壮,力大无穷之勇士。因此,这张大弓也反映出了蒙元时期武士的威猛。

  馆内众多惊世文物大多来自民间

  如此宏伟壮观的蒙元文化苑又是在怎样的构想下建成的呢?蒙元文化博物馆内的这些惊世文物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又采访了全程参与了蒙元文化苑的建设和文物征集工作的锡林浩特市旅游局局长庄永兴。

  庄永兴说,锡林郭勒大草原是蒙元文化的摇篮,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辉煌的地方。13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草原的蒙古帝国,影响所及,震撼了当时整个世界。50年后,即13世纪中叶,他的孙子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立元上都,元代纪年开始。以成吉思汗、忽必烈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不仅实现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同时也在广泛的领域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族仍然保留着浓厚的蒙元时代遗风。

  为了深入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蒙元文化旅游精品,弘扬蒙古民族在创造世界文明史的历程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把蒙元文化研究的平台由国外转移到国内来,锡林浩特市在争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蒙元文化苑。工程开始前,又经过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美术协会、内蒙古社科院等多家学术机构,众多专家反复论证、研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编制了整体规划,由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院对蒙元文化苑整体景观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布局,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建筑设计。整个蒙元文化苑包括蒙元文化博物馆、民俗馆、民族歌舞剧院、蒙元文化研究中心、蒙元历史名人雕塑群和科技文化长廊等,是蒙元历史文化长河的缩影,是重要的旅游文化景区。

  据庄永兴介绍,蒙元文化博物馆是蒙元文化苑的核心建筑。由于蒙元时期的文物匮乏,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今馆内珍藏的数百件文物大多都来自民间,其中是绝大多数文物都是一家公司多年来从各地收集来的。现在,这家公司也参与经营蒙元文化博物馆。因此,蒙元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家民营性质的博物馆,还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蒙元文化为载体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庄永兴说:“蒙元时期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馆藏文物中,蒙元时期的文物数量较少。蒙元文化博物馆以其独特和极具价值的藏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蒙元时期的历史文物收藏。”(张弓长)



第2页  共2页(2/2)  上一页
来源:北方新报    责编:格格      
相关新闻
· 内蒙古两处辽金时期遗址出土一批精美文物
· 磴口实施“业余文物保护员”文物保护新机制
· 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警方查获欲出售的百余件文物
· 去年内蒙古发掘发掘墓葬近600座 2000余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