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今年内蒙古生态建设任务将达约1400万亩
·气温近日持续偏高 黄河包头段预计提前开河
·赤峰市通报因强制拆迁引发自焚事件调查结果
·内蒙古第一家氢氧发生器项目落户包头滨河新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边检站温馨贺卡为客商传真情
·假广告忽悠人 工商部门提醒求职者 求职需谨慎
·周杰伦主演<刺陵>将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区实拍
·呼和浩特强制下架“非药品冒充药品”507个品种
·包头公路区间测速覆盖面近400公里 为全国首家
更多>>>
·内蒙古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时代先锋:土右旗检察院张章宝
·农机购置补贴引发河套农民“购机热”
·聚焦2009春运—我为春运忙
·我为春运忙——1717次列车车长陈卫东
·改革开放30年 首批98户鄂伦春猎民住新楼
·韩志然书记畅谈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
·世界有爱 聋哑儿有声—声音使者孙月光
·改革开放30年 专访代主席巴特尔
更多>>>
   为支持满洲里文明城创建工作,满洲里海关确立了“口岸兴、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理念,出台了《满洲里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开学前扎兰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车
·今年春节咱就看《金牛闹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首届内蒙古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今年发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台阶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蒙元帝国惊世文物现身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博物馆
中广网 2008-01-31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31日消息 1月初,记者在锡林浩特市采访时得知,该市投巨资建成了一座规模宏伟的蒙元文化苑,蒙元文化博物馆则是文化苑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由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缔造的蒙元帝国退出历史舞台后的近千年来,不仅蒙元皇室的陵墓均不见踪影,甚至与他们有关的可视性文物也极为罕见。那么,这个新建成的蒙元文化博物馆又是如何解决了文物匮乏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蒙元文化博物馆一探究竟。

  成吉思汗军阵式的宏伟建筑

  蒙元文化苑位于锡林郭勒盟党政大楼对面,整个建筑仿照成吉思汗时代古列延式的军阵布局打造而成,远远望去非常壮观。

  《史集》作者拉施特对古列延的解释为:“在古时候,当某部落屯驻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那样的圈子的中央,这就叫古列延。”古列延的显著特点是部落首领和贵族的帐篷位于圈子的中心,被重重护卫起来, 可有效地阻止敌人突入中心地带,破坏指挥系统。

  据说,在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中,成吉思汗就是采用了古列延式的军阵。战前,成吉思汗把部队分为13个古列延,巧妙地将狩猎与游戏变为军事训练,各古列延队形有变化,并且进行迂回、包围、攻击、机动等基本战术的演习,使骑兵行动敏捷,作战大胆,适应战争需要,逐渐成为一支守纪律、听指挥的骑兵队伍。

  记者看到,在蒙元文化苑内还建有蒙元历史名人雕塑群,近100多件(组)雕塑,以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展示蒙古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雕塑分为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族雕塑群、以忽必烈为代表的元朝雕塑群和以明安图为代表的科技文化名人雕塑群。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涉及蒙古族军事、文化、艺术、医学天文等领域,生动地展示了蒙元时期的辉煌。

  镇馆之宝铁木真玉樽

  蒙元文化博物馆位于蒙元文化苑的南侧,其形如同一个巨大的白色蒙古包,这里也是整个古列延式建筑中的核心部位。进入博物馆要从外面登上99级台阶直接进入3楼展厅,看完3楼的陈列后再从楼里逐级而下,层层参观。记者沿着99级台阶进入博物馆后看到,这个蒙古包式的建筑顶端用玻璃进行了巧妙布局,里面的采光特别好。博物馆内,有一个直通楼底的天井,井口绘有多条形态怪异的巨龙,说它怪异是因为龙头的形状与龙的传统形态相差甚远,看上去更为凶猛。经询问得知,这个龙的形态是仿照元上都遗址内的龙绘制的。

  在3楼大厅正前方,有一座塔形台,上面放着一个1米见方的玻璃柜,柜子里一个小茶壶大小的玉樽。

  玉樽两边刻有辅首之兽,玉樽沿口为椭圆形。因为玉樽的腹部刻有古波斯文,所以专家判定这件文物可能不是中原玉石所制,而是来自西亚地区。更为珍贵的是这个玉樽上还刻有畏兀体古蒙古文成吉思汗名讳“铁木真”。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件带有成吉思汗名讳的圣物,所以这个玉樽便成了蒙元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3楼展厅,除了这件镇馆之宝“铁木真”玉樽之外,摆放的大多都是介绍蒙元时期历史文化的图文和一些仿制品。记者正在疑惑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另外的好东西都在2楼。

  羊圈里发现的世界第一炮

  在2楼的一间展厅内,一件做工精致的铜火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件铜火铳旁边还写有“天下第一炮”5个大字。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铳是用紫铜铸造而成,表面略有绿锈,重6210克,全长34.7厘米,保存完好。铳的尾部有两个水平轴孔,其作用与后世的大炮耳轴相似,既可以便利地架设铜火铳,又可以进行比较精确的瞄准。中西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元代的铜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型射击火器。目前发现的元代铜火铳共有单兵手持火铳和安放在架子上发射的碗口铳两个基本类型,这两个类型分别是金属管型射击火器枪和炮的鼻祖,珍藏在蒙元文化博物馆内的这件铜火铳属于安放在架子上发射的碗口铳。

  这件铜火铳的更为珍贵之处在于铳上还刻有两行八思八蒙古文,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德二年于迭额列点数整八十”。“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此前,学界普遍认为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碗口铳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那个碗口铳造于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元大德二年铜火铳的发现比造于元代至顺三年的碗口铳整整早了34年。因此,这个刻有“大德二年”的铜火铳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据了解,这件铜火铳是于1987年7月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一户牧民院内的羊圈里偶然发现的,后来又几经辗转才藏入蒙元文化博物馆,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有关学者共同认定,该火炮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炮。这一发现,将世界火炮发明时间由原先认定的14世纪初期提前到了13世纪晚期。

  有关专家指出,火铳的发明是世界战争史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的标志。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应用于军事领域导致火器的创造。火器随着蒙古人西征和东西方交往经由中亚、西亚传入欧洲,对西方中世纪向早期资本主义过渡起到重大历史性作用。



来源:北方新报    责编:格格      
相关新闻
· 内蒙古两处辽金时期遗址出土一批精美文物
· 磴口实施“业余文物保护员”文物保护新机制
· 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警方查获欲出售的百余件文物
· 去年内蒙古发掘发掘墓葬近600座 2000余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