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经典中国 辉煌30年 西电东送 东西共赢
·巴特尔: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游客接待量增长1万倍
·内蒙古启动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温暖工程”
·包头:取得3C认证的电线电缆质量合格率仅为15%
·内蒙古将开展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整顿规范工作
·《环评法》助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 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
·呼和浩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30万平方米
更多>>>
·[11月17日跟我走吧]游访爨底下村
·内蒙古农牧民工:"打工地挣钱 家门口取"
·内蒙古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走进90后跑酷一族—呼和浩特跑酷团体CP
·[我的亲历]张立胜的绿色家园
·内蒙古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可获补偿
·内蒙古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乳业健康发展
·呼铁局古城湾万吨环保煤炭装车基地运行
·回望“神舟”七号[升空][出舱][返回]
更多>>>
   11月8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市中心的卡多根剧场,中国内蒙古民族歌舞剧团青年合唱团演员为观众表演传统节目。长调、马头琴和呼麦在当晚的演出中一一得到展现。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内蒙古新发现文物点1137处
·内蒙古杂技学员在武汉国际杂技节比赛中获铜奖
·巴丹吉林沙漠:大约5000年前就有大量人类活动
·第4届呼和浩特百姓最满意品牌活动即将全面启动
·内蒙古49名民间艺人献艺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
·《一代天骄》让北京观众领略浓郁蒙古族风情
聚焦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呼和浩特“城中村”改造工程使15万农民变市民
中广网 2007-07-0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的新建住宅小区——山水新村

 

 

未改造之前

 

 

配套设施齐全

 

 

小区内在游戏的孩子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猛):据呼和浩特市市长汤爱军介绍,为实现呼和浩特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消除农村包围城市的落后局面,呼和浩特政府决定在主城区周围开展城乡一体化和城中村改造建设。改造建设项目完成后,呼和浩特城市建成区面积将由目前的90平方公里扩展到160平方公里,新增住宅建筑面积1383万平方米,城中村15万农民也将转变为城市居民。 据悉,呼和浩特为此将投资170亿元。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的住宅小区——山水新村了解到:如今的麻花板村早已不见了过去低矮杂乱的平房和成堆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50多栋错落有致的新楼房和花园式的小区环境。麻花板村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目前这里已有800多村民入住,700多户村民正在对新房进行装修。据了解,根据规定,麻花板村平均每户村民在“城中村”改造后能够得到两套60平方米左右的新楼房,一套用于居住,一套用来出租,“过去村民出租平房,现在出租楼房,收入比过去只多不少。”为了让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失去利益,村里成立了工贸公司,对村集体的资产进行评估量化,然后配股给村民,通过股份制的经营,获得利润后村民年底还可以得到分红。

  呼和浩特在改造城中村同时,通过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三横六纵”的城市路网框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先后引来滨海集团等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到新区的开发改造建设中。

  目前,呼和浩特“城中村”改造已经取得了各方利益的“多赢”。

  [相关报道]

 

国际在线记者王猛的内蒙古之行(二):呼和浩特改造旧城区 回迁居民受益非浅

 

国际在线记者王猛的内蒙古之行(一):内蒙古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图)

 

国际在线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专题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刘俊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