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呼和浩特6月18日消息 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这样3家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却有着同样的梦想,他们在同一个房子里找到亲情、友情、真情。现在,记者就带大家走进一个“大家庭”,来听听这3家人的故事……
“我们3家人都不是本地人,但是我们成了一家人。”刘志刚这样对记者形容他同一房子里的3户人家。
刘志刚告诉记者,他2007年毕业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电子科技大学。毕业那年,就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来呼和浩特市找工作,为了可以在呼和浩特市闯出一片天地,他便和同学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内蒙古政府家属院租了一个3室1厅房子中的一间屋子,虽然屋子不太大,但也足够他们两个人住。
刘志刚说,对于隔壁居住的两位邻居,他们觉得非常满意。后来才知道“邻居”和他们一样,也是大学毕业没几年,来呼和浩特市找工作的,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邻居对于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件事儿很上心,经过他们同意,那两位邻居就把他们介绍到自己的公司,从此4个人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成了要好的哥们儿。
“去年春季的一天,一直空闲的屋子里搬来了1男1女,因为新来的邻居中有一个是女的,我们就有一种排斥心理。虽然他们的年龄看起来和我们差不了几岁,但新来的邻居却每天起得非常早,睡得也很晚。唯一让我们满意的是,新来邻居家的女主人每天会把客厅和厨房收拾得很干净。”刘志刚的邻居小冯不好意思地说。
直到有一天,刘志刚同屋的哥们儿生病了,大半夜把邻居的两家人都吵醒了,新来的邻居家的男主人背起刘志刚同屋的哥们儿,跑到了就近的门诊。第二天一大早,邻居家的女主人便给他的同屋哥们儿熬好了中药,还煮了稀饭。“从那以后,我们就都称新来的邻居为‘大哥、大嫂’,我们都没有商量哦!”刘志刚邻居中岁数最小的高博说。在后来的了解中得知,“大哥、大嫂”是从乌兰察布市来呼市打工的,时常也因为早出晚归影响邻居休息,觉得不好意思,这次终于能帮上忙才觉得心里舒坦点。从此后,3户人家的关系变得非常和睦。
今年3月,他们的“大哥、大嫂”要买房子了,他们4个人筹集了5000元钱,帮助“大哥、大嫂”买房。刘志刚告诉记者:“这钱可不白出,以后,在这个城市,我们又有了一个可以去玩的地方,馋的时候,还可以去大哥家吃大嫂做的烧茄子。”(张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