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聚焦内蒙古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
 |
[说句心里话] 咱农民的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
中广网 2008-01-14 |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14日消息(记者文伟 兴安台记者李华、王天凤) 喷香的年猪肉,扑鼻的血肠香,诱人的大汇菜,在农村,没有比杀年猪,吃猪肉更惬意的事了。近日,记者跟随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十七大宣讲团到突泉县溪柳办事处进行采访,和当地的乡村干部一起,被溪柳办事处大营子村农民李艳军邀请去吃猪肉,体味新农村新年的喜庆气氛,感受新农民幸福和谐的新生活。
一会的功夫,李艳军家炕上一桌,地上一桌,乡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们总共十几个人已经围着餐桌坐好。主人已将备好的菜肴陆续端上来。与儿时的农村生活相比,李艳军家的年猪宴真是别有一翻风味。不但有味道考究的煎血肠,绝对绿色的回勺肘子、红烧肉、炒肥肠,更有过去冬天农村餐桌上少有的炒蒜苔、烧芹菜、炖豆角、炒青椒,晕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现在我们农民也追求合理的营养饮食,大鱼大肉也有些吃腻了。”农民李艳军告诉我们。餐桌上晕素搭配的和谐正是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小缩影。健康、科学的饮食结构已经成为新农民的追求。
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田成林代李艳军提了开杯酒。席间,记者和乡村干部们一起为李艳军家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干了第一杯酒。“合作医疗解了咱农民的看病难题,两免一补让咱农民的孩子都上得起学,农村低保让咱贫困农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业税不收了、种粮又给咱补贴了,你说咱农民的好事怎么一件接着一件啊!”“可不是,这不国家帮咱们给土地上了保险,天灾减的产,国家给咱补,听说一亩给咱补13块呢。”……席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聊开了农民的好事。“今天大家都听了咱十七大宣讲团的宣讲,现在国家又提出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目标,国家惠农、支农的好政策可是越来越多了。”溪柳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谭景林高兴的告诉大家。溪柳办事处主任张权也有感而发,“咱溪柳的一村一品已经在富民这个问题上发挥了效益,咱的紫皮蒜、咱的蛋鸡肉鸡养殖、咱的肉驴养殖都是咱老百姓认可的项目,2008年,咱更得做好这一村一品的文章,让老百姓的收入更多。”
参与其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餐桌上菜肴的小和谐,围坐在餐桌上的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大和谐,更让人期待地是溪柳农民更加美好和谐的新生活。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文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