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聚焦内蒙古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聚焦内蒙古 |
 |
[说句心里话]储波:牢固树立民生问题大于天理念 |
中广网 2008-01-14 |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13日消息 1月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波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总工会主席云秀梅等陪同下,前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慰问困难群众,看望老党员和革命复转军人。储波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和受灾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认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去年,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遭受了特大旱灾。灾情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乌兰察布市委、政府举全市之力进行抗灾自救、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储波一行先后来到卓资县十八台镇蛤蟆泉村、十八台镇敬老院、卓资县光荣院和卓资山镇,亲切看望受灾群众和老党员、革命复转军人、城镇困难职工、优抚对象及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等,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新年的祝福,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 在十八台镇蛤蟆泉村受灾户石志元和低保户张俊家中,储波详细了解他们的粮食、燃料储备情况和开展生产自救情况,认真询问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和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嘱咐当地干部一定要解决好受灾群众的过冬问题,同时要及早帮助困难群众准备好春耕生产,积极组织外出或就近务工,拓宽群众收入来源。 在十八台镇敬老院、卓资县光荣院和卓资山镇建国前老党员霍林仙家中,储波与老党员、老革命复转军人和五保对象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还亲自走进敬老院、光荣院的宿舍、厨房、医务室、浴室,实地察看生活起居条件。储波指出,革命复转军人和老党员都曾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在卓资山镇城镇就业培训中心,储波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等情况,要求中心进一步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主动开展劳务输出合作,努力为外来就业人员和外出就业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慰问途中,储波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城乡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受灾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有许多难处。切实解决好、安排好这些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和应尽义务。现在,各级政府的财力增长较快,中央对我区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我们有能力、有力量把这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储波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必须把解决群众的眼前利益与实现群众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解决好群众眼前利益和现实困难的同时,着眼群众长远利益,加快实现民生工作由应急解难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努力使全区各族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杨佐坤)
|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编:格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