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24消息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农牧业界小组,记者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殷玉珍。
这位从1985年开始种树,已经把一片沙漠变成绿洲,并获诺贝尔提名奖的女性,在参政议政的会场上,会有怎样的新想法?
作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的普通农民,殷玉珍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护和开发好我们村边的萨拉乌素文化遗址。我也是自治区九届政协委员,5年里,我提了2个提案,一个是农村牧区贫困地方的出路问题,另一个就是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问题。现在来参加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我还是要提保护和开发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的问题。”
这位因在毛乌素沙漠中离群索居坚持种树六七万亩,在无意中感动全球的女性,如今有了自觉自愿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愿望。她说,“2007年7月,联合国官员及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员为诺贝尔奖来考察我种树的事儿,看我够不够资格再次进入这个奖项的角逐,我就把他们领到了萨拉乌素。他们看了我植树的环境后,抱着我直哭;看了萨拉乌素的景观后更是震撼!他们激动地说‘玉珍,祝愿你能搭上诺贝尔奖的车,实现你包装萨拉乌素的愿望。’我听了这话特别感动。心里想着,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能带来投资,我真的还得好好争取。”
殷玉珍说:“在我们的大力宣传下,目前有些企业去萨拉乌素投资了,按照规划盖了一些房子,也有了景区大门。但是旅游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产业,想搞得好必须得有更大的投入。萨拉乌素是3.5万年前的‘河套人’生活过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发展旅游业应该非常有前景。萨拉乌素出名了,不仅是我们国家、自治区的荣耀,对当地农牧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也应该是非常强的。但是现在萨拉乌素的旅游业搞得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我还要继续在政协会上呼吁人们关注这一问题。”(李霞)
点击进入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