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核心阅读  |  感恩在身边  |  学会感恩  |  感恩·诚信  |  专题链接
学会感恩
呼和浩特市民爱心营救农民工
《神州夜航》特别直播——爱心青城
3台异地联动 18年的感恩追寻
感恩在身边
3台异地联动 18年的感恩追寻
感恩·诚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感恩·诚信
诚信经营 内蒙古与大棚结缘的农家女
中广网    2008-01-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武静红是敖汉旗木头营子乡木头营子村八组的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几年来,凭靠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成了小有名气的大棚蔬菜种植能手,与大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一年四季吃上新鲜的蔬菜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的高盐碱地区看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一栋栋蔬菜大棚可并非是一件易事。武静红就是木头营子乡敢于向季节挑战的第一人。

    木头营子乡受气温、土壤等因素的制约,这里祖祖辈辈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的收入也刚够年吃年用。不甘于现状的武静红试图闯出一条增收致富之路,她曾北上南下,做过打工的苦力活,也学过制作服装的精细活,但都是收入微薄。2000年,乡政府筹资建起了规模化大棚群,鼓励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武静红想:政府倡导的事一定错不了。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她就雄心勃勃地承包了一栋大棚,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棚菜技术,不会经营管理,尽管夫妻俩辛勤劳作,还是没有避免遭遇失败的厄运。村里有些人说:“看他们两口子就守着那么一个破大棚,能有啥出息,村里人多少年就那么种庄稼,这不明摆着要自讨苦吃。”就连亲戚朋友也给他们泼冷水,冷静下来的武静红并没有灰心。第二年,她总结以前失败的经验,又买来了大量有关大棚种植方面的书籍,边学习边实践,在丈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大棚里种了黄瓜和西红柿,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她都在大棚里,锄草、浇水、观察菜的长势,在她的精心管理下,蔬菜长势良好,几个月后,四分地的蔬菜收入2000元,武静红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成功后的武静红没有就此止步。随着种植经验的逐步积累,她扩大了种植面积,由当初的四分地发展到现在的1.5亩,年收入也从当初的2000元增至15000元。她注重研究蔬菜茬口的安排,做到营养互补,冬季的芹菜茬春季必须换成黄瓜或西红柿,力求做到单位面积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利用好大棚里的每一寸土地,在地彬上种一些野菜,卖出10元/斤的好价钱,虽然一年之中没有几天休息日,就连过年也几乎不闲着,但她觉得很充实,因为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05年,乡里号召农户调整养殖业结构—发展养鹅,并与新惠镇三宝山签订了肉鹅回收合同,武静红又投资6000余元购回鹅雏1000只,种养业并举、多种经营,拓宽增收致富路。一年多的时间,她家仅养鹅一项纯挣12000元,再加上蔬菜大棚收入的15000元,武静红这个三口之家人均收入9000元,成了当时屈指可数的“富裕户”。

    通过几年来的棚菜种植,武静红发现种植大棚蔬菜也有很多学问。她说:“种大棚菜,得勤动脑”,她根据季节的不同,种植反季节蔬菜,打时间差,春季突出一个“早”字,夏季突出一个“巧”字,她在春节期间就栽了西红柿和黄瓜,又在它们中间套种了油菜和萝卜菜,等到西红柿黄瓜苗长大了,油菜也该上市了,对于别人来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她在早春就收获了希望;夏季当大地蔬菜都上市了,她就种植别人没有的苦瓜、菜花等蔬菜。

    勤于动脑的武静红把目光投向了环保型蔬菜,她种菜施用农家肥而不用化肥,基本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吃过她家蔬菜的人都说好,再加上她在卖菜时讲诚信,从不缺斤少两,不欺骗顾客。所以她家的菜在市场上一直很畅销,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武静红说:“从目前市场来看,大棚菜的前景非常看好,一分地大棚相当于1亩山地的经济效益……”

    在她的带动下,木头营子村有20多名妇女发展棚菜生产,2000年无人问津的大棚群现已成了抢手货,武静红也理所当然担当起了众姐妹种植棚菜的技术顾问,仅此一项,大棚户户均增收4000元。此时的武静红又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规模,现在她又在筹建一处占地3亩的温室大棚,准备在保护地蔬菜上再一次大显身手……。

来源:中国第一食品网    责编: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