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海归人才?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归来创业,促进新兴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以及留创园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海归人员到内蒙古自治区施展本领。
留创园首先搞好自身建设,通过向进驻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进驻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同时,他们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对归国和仍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进行信息追踪,向他们宣传内蒙古自治区留创园的创业平台和创业环境,吸引其带项目、资金回国创业;并通过“欧美同学会”、“清华大学同学会”等民间组织及兄弟创业园,广泛向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海外学人宣传自治区留创园的政策规定,吸引海内外留学人员到创业园创业,使创业园快速成长起来。此外,他们还依托留创园在海外建立招商引资、引智窗口和自治区侨办、侨联与港、澳、台办公室等外事部门及高新区招商局、外设办事处等吸纳更多留学人员和高技术人才来留创园创业。
辽阔草原,要走的路还很长
当然,内蒙古自治区在打造海归创业环境方面远非一片坦途。我们看到在吸引海归创业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面临的难题也很突出。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155名海外留学人员中,内蒙古籍人员占总人数高达近70%。乡土情结目前依然是内蒙古吸引海归的主要方式,如何加大举措,增强自身吸引力以引进更广范围的海归人才是内蒙古面临的课题。
其次,海归在数量和领域分布上和其他发达地区差距还是较大。据陈主任介绍,留创园的海归人员目前仍然缺乏,在各个领域虽然有领军人物,但是还缺大批团队,所有领域都需要人才,特别是缺高层次的留学人员。而截止2006年底,仅中关村科技园区就吸引8700多位海外留学人员,在园区创办了3500多家科技企业。
此外,留创园数量偏少也是瓶颈。据陈宏才主任介绍,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目前总共只有两个留创园,一个在包头,另一个在呼和浩特。数量不多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制约整个自治区向更高水平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在吸引海归人才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大草原上会聚集更多的海归,建起更多的留创园。 (郭静 熊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