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全发村,有这样一个特殊家庭。父亲和两个儿子都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党的国防事业,实现了爱国情、报国志的代际传承。

见到马则时,60岁的他正陪孙子在玩儿“火箭发射”,不时的还教孙子站军姿、走正步。虽然转业多年,但军人情结一直都在,说起自己的军旅生活,他更是难掩内心激动。

“我从小就崇拜当兵的人,向往军营。1984年,我如愿入伍,在部队刻苦学习、刻苦训练,热爱劳动、听党话跟党走,得到了不少嘉奖。”马则说,在部队服役6年,他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先后入了团入了党。

一夕从戎,一生使命。1989年,马则复员回到家乡务农,先后在村上任民兵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和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马则接连几天吃住在卡口值守,他说,虽然离开了部队,但离队不离党、退伍不褪色,关键时刻军人就得冲在前、党员就得做榜样,有责任有义务当好人民的勤务兵、保卫员。

马则不仅把部队优良传统带到地方,他还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动员村里优秀青年参军入伍。说起马则,全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利民赞赏道:“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在部队表现得也都是特别优秀,在他们家庭的影响下,我们村近5年来有4名优秀青年相继参军入伍,马则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我们全村人心中最可爱的人。”

马则(右一)和村书记许利民(中)动员优秀青年入伍(胡建华 摄)

马则的长子马月兵2008年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表现突出,连续受到部队“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四有优秀士兵”嘉奖,2021年退伍后被安排到开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现为开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和就业创业股负责人。马月兵的弟弟马悦健2010年入伍,目前正在服役,也是多次得到嘉奖。在役10余年,兄弟俩以青春热血和赤胆忠心为党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马月兵穿上珍藏的军装、整理军容(胡建华 摄)

见到马月兵时,他正在接待两位退伍兵。他说,无论在役,还是退伍,他为国尽职、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我出生在麦新镇,从小受到红色教育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18岁时参军入伍,服役12年转业回到地方。退役军人事务局是退役军人的娘家,我会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怕苦不怕累,为战友们服务好,保证他们就业创业。”马月兵由衷地说。

马月兵(左一)答复现役军人退伍就业咨询(胡建华 摄)

马月兵和父亲一样,都珍藏着自己的军装和取得的荣誉,时不时地拿出来穿穿、整理整理,他们都保留着早起、跑步的习惯。军人气质,展现在举手投足间;对部队的眷恋,体现在每一处生活细节里。

没事儿的时候,马则和爱人喜欢翻看相册,回忆自己的从军之旅,细数儿子们的成长进步,分享“光荣之家”三代7口人3位军人5名党员的荣光。“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作为3个军人的家属,我感到挺骄傲挺自豪的,他们在部队都干得挺优秀,都在为国家做贡献。”马则的爱人王翠霞自豪地说。(胡建华 毕乐陶)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