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5月2日消息(记者刘晓祺 见习记者邵玉琴)“契丹辽文化上承李唐,下启金元,中交北宋,南北交融,兼通西域,呈现出‘胡汉和谐建中华,兼容并蓄一枝花’的态势,奠定了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万风而归于一元’的文化基础……”

4月27日上午,在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主题展馆里,来自深圳的张青艳女士听到了内蒙古博物院一级讲解员李雅洁的精彩讲解。生动地讲述让她穿越千年,与中国北方契丹文化不期而遇。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一串串优美的诗句流淌出的不仅是文字魅力,还有这段神秘的历史。

李雅洁在给游客认真讲解(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李雅洁,内蒙古博物院一级讲解员,北疆文化的传承者。13年来,她和讲解员同事们每天日行万步,穿行于各个楼层的展馆中,通过精彩的讲解传播北疆文化的悠远璀璨,让各地游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大家眼里公认的“金牌讲解员”,李雅洁不仅在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承担日常讲解、重大中英文接待、社会教育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及讲解员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多次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重大接待任务。

在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中担任讲解员(央广网发 受访对象供图)

2022年9月,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李雅洁与内蒙古博物院其他5位优秀讲解员同时担当本次重大主题活动展的讲解。

为了备战这次主题讲解,李雅洁和同伴们花费数月时间,系统学习、梳理了十年来内蒙古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为讲好内蒙古故事做足了功课。

“全国7/10的葵花籽、1/5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1/2的羊绒来自内蒙古……”这次活动中,她们每天穿梭于内蒙古展区,为观众讲述内蒙古的十年历程。

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担任讲解员(央广网发 受访对象供图)

来自中组部、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航天二院、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多个团队共计1389批次观众,16万余参观者在这里遇见了不一样的内蒙古。一张张生动图片,一场场精彩的讲解,让人们看到了内蒙古的样子,闻到了内蒙古的味道,领略到了“内蒙古速度”,还看到了北疆内蒙古溢满屏幕的幸福生活。

李雅洁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能够承担内蒙古展区的讲解工作,为这么多观众讲解内蒙古这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感觉非常荣幸。”

对于汉英兼通的李雅洁来说,每一次承担的讲解都是一次“硬仗”。2011年,她参与到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英文接待当中,接待了联合国专家,这是她人生中承接的第一次重大接待,也是踏入文博讲解员职业生涯的开始。

“能够为元上都申报世界遗产做自己微薄贡献,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李雅洁坦言。

2017年,她在北京承担了外交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举行的“开放的中国:壮美内蒙古诚邀五洲客”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向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大使和驻华代表展示了内蒙古的“最美家底”。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她承担了中英文双语的接待任务,在开幕式中接待了中央首长和中外国家领导人,向他们敬献了哈达。

内蒙古博物院是一座浓缩了亿万年生态变迁,也浓缩了内蒙古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进展的一部百科全书。只要说起文物,李雅洁的脸上就会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李雅洁用专精的职业素养接待每一位访客(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13年来,李雅洁已经记不清接待过多少位游客,但对每个展厅、每件文物却如数家珍。“我们馆藏文物总数超过15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600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0件(套),以古生物化石、契丹历史文物等最具特色。”

在2021年发布的内蒙古66个网红打卡地榜单中,内蒙古博物院榜上有名。

国宝会说话,文物有语言。李雅洁深知,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让冰冷的文物变得生动起来,就必须了解每一件馆藏的前世今生,背后浓缩的故事。

因为热爱,所以专精。李雅洁表示,合格的文博讲解员要具备内外兼修的素养。每天早上,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办公室里书声朗朗。晨读声中有优雅的汉语,也有优美的英文。每天一小时的晨读和半小时的晨操是李雅洁和同事们必修“功课”。晨操包括手势、军姿、仪表、塑形等形体训练。训练的目标就是在每一次上岗时能展示出内蒙古文博讲解员的最佳状态,向大众传递内蒙古博物院最鲜活的藏品文化内涵。

讲述者、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当好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北疆故事的精彩者。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她翻阅大量文物讲解大纲,学习历史知识,撰写讲解文稿,参与讲解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锻炼了口才,提升了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李雅洁更喜欢大家称她为“教育员”。她另外的使命和职责是向大众宣传和普及公共文化。为了向孩子传播文博知识,让文博进课堂,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了“行走中的博物馆”,今年与呼和浩特6所学校7个校区开展了馆校合作,李雅洁是孩子们喜欢的“文博老师”。

李雅洁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解文博知识(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文化传播从娃娃开始。”李雅洁认为,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感受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此外,她还要参与策划并组织博物馆内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参观者感受文博场馆的生动鲜活、丰富多彩,让场馆与观众产生深度互动共鸣,增加“馆粉”粘性。

因为努力,所以卓越。2024年,李雅洁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刚刚参加完表彰的她开始迎战即将来临的“五一”小长假接待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眼下,各地的文博馆成为外地游客首选的“文化打卡地”所以每到节假日,参观博物馆的人数都会急剧增加。

“最多时单日观众量可达2.5万人次。”李雅洁说:“这个‘五一’我们将再一次启程,用脚步丈量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讲好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