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北疆文化融合了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以爱国忠诚和奉献精神为核心价值,同时把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作为其精神象征,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追求。此时的集宁区,也用文艺打造了北疆文化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文艺工作者们深入挖掘了集宁区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艺创作。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关于集宁和集宁战役的话题》(连载10期)《方大曾,草原深情呼唤你》《红色文艺骑兵》等。

特别是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集宁区文联组织全市各地49位书画界名流雅士,挥毫泼墨畅抒胸臆,协力创作了61幅书画作品,组成《建党百年山城入画》百米书画长卷,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披荆斩棘、百年浴血奋战、百年铸就辉煌的光辉历程。此幅作品献礼了党的百年华诞,同时也成为了集宁区用文艺打造北疆文化的典范。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倡导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理念,体现热烈奔放和勇猛刚健特质,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置身于高山草甸草原之上的集宁区,也孕育着独特的草原文化。《马头琴的故事》《大漠风》《朔漠之炬》《艺韵深厚北疆文化》等就是这些文艺作品的代表。

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劳动、社会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文化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有着区域特色。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集宁区的文艺家们,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传播着农耕文化的精神。其中的代表作有《麦田》《大雪小雪又一年》《土屋里的记忆》《乡里乡亲》《莜麦飘香》等。

集宁区书法家协会延续了20年春节前夕的送春联进农村的活动,也为农耕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集宁区的美术家们,让蒙古马驰骋在画卷上,用画笔诠释着蒙古马精神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忠于职守与甘于奉献。代表作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乌兰察布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集宁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永鑫的《蒙古马精神百马图》等。

集宁区的这些文学艺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相互包容、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服务各族群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创新,逐渐汇聚融合为北疆文化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绽放耀眼的光芒。(魏作雨)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