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处处都是繁忙的景象。大型农用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地头,空气中充满新翻泥土的气息,北纬37度这片“净土”上开启了新一年的劳作,一年丰收的图景也在此悄然孕育。

漫水塘村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地块(米小娟 摄)

打通土地“经脉”——科技赋能精准滋润“好解渴”

来到漫水塘村,平整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头,这是敖勒召其镇今年的玉米单产提升试验田,大田里,一根根滴灌管在地头若隐若现,一直延伸到田间深处。“这些滴灌管在播种时,随种子一起埋进土壤”,漫水塘村民李树成俯下身,指着这套设施介绍着:“这是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管浅埋到地下3到4厘米处,每隔30厘米左右就有一个小孔,水分和肥料可直达作物根部,效果好着呢,丰收也有了保障。”眉宇间显露着自豪。

铺下“毛细血管”,就如同打通了土地“经脉”,直接滋润土地,节水、节肥。敖勒召其镇农牧业服务中心给农牧民细算过一笔经济账,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后,可实现亩均单产提高120公斤以上,按照市场平均单价2.2元/公斤计算,亩增收220元,再通过新技术推广,统种统管,减少水肥投入,项目区节约用肥2到3公斤/亩,节水100立方米/亩,能有效降低种植成本约40元/亩。“虽然设备前期投入比较大,但玉米产量、品质有保证,还能减少化肥投入,综合起来,很有账算!”

敖勒召其镇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示范种植现场培训会(米小娟 摄)

节约水资源,让农业发展更高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从过去的“一炮轰”施肥,到如今让农作物享受“一对一”精准滋润,农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生产不再“看天吃饭”,帮助土地稳产增产,更给土地带来多重养护。

打破“零耕碎种”瓶颈——集约化经营让农户“有奔头”

“春天就能先得钱,打工又能挣份钱”这是位于敖勒召其镇敖勒召其嘎查农民的生活写照,不操心种地,照拿种粮的钱,解放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让农民的收入翻一番。

这样的生活改变,得益于敖勒召其嘎查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求变,今年敖勒召其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启动,敖勒召其嘎查打响耕地化零为整“第一枪”,整合周边农牧户2550亩零散耕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统一承包给公司统一管理,以“农户+村集体+公司”的运营模式,实现“零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与此同时,敖勒召其镇积极完善田间耕作道、灌溉排水、农田配电等基础设施,形成道路相通、沟渠相连的互联互通格局,做好耕地的机械化、智能化文章,推动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多方共赢。

土地全程托管、统种统收分管经营、股份经营等,敖勒召其镇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将过去“零耕碎种”变为集约化管理,生产品种、作业时间、耕作水平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这片沃土上,现代农牧业高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乡村振兴的“地”力在不断蓄积,以智提质,乡村“生金”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米小娟)

编辑:刘晓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