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1:27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1:27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广网阿拉善4月9日消息(记者刘一晨)近日,阿拉善左旗第十七届蒙古扁桃花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开幕,粉色的浪漫花海惊艳绽放,成为妥妥的春日颜值天花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感受自然春日之美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丽的蒙古扁桃花(央广网记者 刘一晨 制图 宋金蔚 摄)

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连绵起伏的沙丘被盛放的蒙古扁桃花染成粉色。阳光照耀下,蒙古扁桃的浅粉花瓣在阳光下晕染出光晕,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微风拂过,花香沁人心脾。游客穿梭于花海间,或拍照留念,或静坐赏景,感受“沙漠桃源”的独特魅力。

蒙古扁桃花(央广网记者 刘一晨 制图 潘蓓 摄)

作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植物,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是蔷薇科桃属的荒漠精灵。这种古老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其根系能深入地下5米汲取水分,革质叶片可减少水分蒸发,每年4月集中绽放的粉色花朵既是繁衍策略,也为荒漠昆虫提供重要蜜源。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扁圆形核果富含油脂,既是荒漠动物的“能量棒”,也是牧民传统药材,堪称沙漠生态系统的“生命加油站”。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观赏价值,可以促进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00:00/
00:00

声音来源:央广网记者采访阿拉善左旗政协委员、林业正高级工程师刘宏义

“真没想到干燥的沙海能孕育如此顽强的生命。”来自宁夏的董女士驻足花丛感叹。正如她所见,其粉红花浪与茫茫金沙形成的视觉奇观,正是当地生态治理的生动答卷。通过退牧还草、围封禁牧、人工补植等综合治理,蒙古扁桃天然种群得到显著恢复。林草部门监测显示,阿拉善盟蒙古扁桃的分布面积和植株密度均有明显提升,花海规模逐年扩大,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编辑:刘欣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