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各乡镇抢抓农时,积极推广“订单式”育苗新模式,为春耕生产按下“快进键”,助力蔬菜、粮食生产跑出“加速度”。
王艳家的育苗温室(高舒 摄)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新丰村六组王艳家的育苗温室里,农民们正在搅拌基质、播撒种子、盖土装穴盘……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各村都在为春耕备耕做准备,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忙着育辣椒苗和番茄苗。番茄苗一般在4月初到5月底出苗,辣椒苗5月初就能出苗,都是订单,不愁销路。我育了3棚辣椒苗,共8000多盘,纯利润3万元左右。”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杨飞介绍,今年新丰村用80多个大棚育苗,大约59亩,预估育苗256600盘,其中番茄184000盘,朝天椒52000盘,青椒20600盘。基本都是订单,最迟5月上旬就能出棚。
大棚育秧技术能够科学调控秧苗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光照等,为秧苗生长提供稳定环境,保证移栽大田后的种苗成活率,为后续移苗工作筑牢根基。订单式育苗,是临河区农业现代化的亮点,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提前锁定种苗需求,既保障了种植户的生产计划,又提高了育苗效率。
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友谊村十组闫芳家的大棚,育苗盘整整齐齐摆放在大棚内,上面盖着薄膜,村民们正在往育苗盘点种子。闫芳说:“我家大棚里育了西瓜、番茄、甘蓝苗大概2700盘,都是订单。5月中旬出棚后,还有5000盘葵花苗订单,仅育苗,纯利润能收入3万多元,我挺满足的。”在临河区城关镇友谊村北纬41度甜玉米种植科技园区,临河区城关镇副镇长杜磊介绍,今年,该园区还是以优质种苗供应、农业技术指导培训为主营业务,统一规划、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提高园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育”出春耕“好苗头”。
今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育苗面积约2057.13亩,育苗规模105325万株左右,其中辣椒约1609亩82380万株,番茄约349.43亩17890万株,脱水菜约37.3亩1910万株,薄皮甜瓜约24.7亩1265万株,厚皮甜瓜6.7亩343万株,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育苗约30亩1536万株。(高舒 乔舒央 隗家鸣)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