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立足各村实际,精准施策、强化引导,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与服务效能,合理运用村集体经济收益,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走进库伦旗水泉乡文家杖子村村民耿文臣家的温室大棚,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只见翠绿的瓜藤相互交织,一个个圆润饱满的香瓜悬挂在枝头,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诱人。耿文臣穿梭在瓜藤间,悉心管护即将上市的香瓜。以往,耿文臣家主要种植玉米为主,农闲时家中劳动力赋闲在家。2024年,村里翻新设施农业大棚并对外承包,耿文臣花8000多元承包一座大棚,一年种两茬蔬菜,多了一份收入来源,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第一茬蔬菜是豆角,豆角投资少、效益很不错,每斤豆角平均价格能达到4块钱,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6.5元左右,共产出8000多斤豆角。第二茬种的是香瓜,每一茬纯收入都能达到2万元左右。”耿文臣满意地说。
耿文臣穿梭在瓜藤间,悉心管护即将上市的香瓜(梅英 摄)
2022年,库伦旗水泉乡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文家杖子村设施农业大棚建设项目。经过两年的施工建设,2024年3月大棚建成投入使用,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以低于市场价承包给村民,既为村集体经济开辟新增长点,也让村民享受政策红利,实现集体与个人双赢。“我们村共有72座大棚,9户农户承包使用,每年租金达到40万元左右,这也是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我们建设这些设施农业大棚,一方面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里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库伦旗水泉乡文家杖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坤介绍。
文家杖子村设施农业点亮集体经济(梅英 摄)
村集体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哺社会事业、产业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库伦旗先进苏木赵怀子嘎查村民车桂珍家有7口人,每年缴纳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费是笔不小的开支。这两年,得益于村集体经济补贴,有效缓解了他们家经济压力。今年,车桂珍家已连续两年享受实惠。“我们家7口人,每人省200元,7个人就省1400元,两年将近30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车桂珍满脸喜悦地说。
2024年,库伦旗先进苏木赵怀子嘎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养殖小区租赁、冷库出租、发展养殖产业等方式,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达42万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我们的村集体经济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为农户代缴农合,524人共计代缴108400元,还用于贫困帮扶工作中。今年,我们计划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持续助力农户增收,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先进苏木赵怀子嘎查党支部书记冯海峰说。
近年来,库伦旗聚焦产业发展、资产盘活、合作经营等举措,持续增强嘎查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激发乡村经济活力,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截至2024年底,全旗186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到2102.23万元。其中,嘎查村集体经济达到2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有25个。(梅英 代琴)
- 2025-03-31 00:35:18
- 2025-03-30 13:11:03
- 2025-03-30 11:15:32
- 2025-03-30 11:13:01
- 2025-03-30 11:09:46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