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近年来,黄河流域九省区胸怀“国之大者”,践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使命与担当,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书写中华民族黄河治理史上的崭新篇章。央广网黄河流域九地频道记者从三江源出发,自西向东,沿着母亲河的足迹,走进大河两岸深处,带您一起领略新时代黄河流域的发展之美、人文之美和生态之美。

央广网鄂尔多斯12月6日消息 朔风渐紧,万物冬藏。晌午时分,驱车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着中国著名的穿沙公路锡乌公路S215一路向北,便抵达了黄河“几”字弯南岸。

黄河内蒙古段介于阴山南麓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自宁蒙交界处都思兔河口入境,从准格尔旗马栅乡出境。鄂尔多斯市是一座处在黄河“几”字弯怀抱里的城市,黄河在鄂尔多斯流经728公里,其中杭锦旗是流经里程最长的一个旗县。一路奔流在丘陵、峡谷、沙漠、草原中的黄河水不仅打造出许多壮美的自然风光,也为两岸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航拍杭锦旗穿沙公路(央广网发 杭锦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穿越位于黄河“几”字湾南岸的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数百公里的公路两旁,治沙植物连绵不绝。昔日的“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已形成了一片绿洲,郁郁葱葱,水鸟成群,充满生机。

重整山河 治沙就是治黄

沿着S215公路一路前行,抵达杭锦旗独贵塔拉镇,这里是库布其沙漠的腹地,也是造林大户乌日更达来的家。

“这一场小雨,让新栽种的树苗又多了成活的希望。”站在家门口,乌日更达来抬头看了看天空,又望了望不远处绽放着绿意的植株,向记者笑着说道。

绽放绿意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憨厚的笑容和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一位典型的蒙古族汉子,这是记者对这位造林能手的第一印象。今年55岁的乌日更达来出生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过去这里流沙肆虐、难以生存。1996年以来,他开始承包荒沙、造林治沙,成为库布其沙漠上远近闻名的播绿带头人。

打定主意要开始种树,他和家人起早摸黑地忙了起来,随后摆在乌日更达来面前的是一道道现实难题。种什么?怎么种?一家人的生计又要如何解决?

乌日更达来回忆道,由于缺乏治沙经验,起初种十棵树苗只能活两三棵。第二年春天,连着几场大风,更是把头一年栽的树苗全部连根拔起,一整年的辛劳几乎化为乌有,那时的心情难以言表。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就在此时,杭锦旗在财政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农牧民年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背景下,吹响了向库布其沙漠进军的集结号,开始修建穿越“死亡之海”穿沙公路大会战。筑路大军分南、中、北三路开进沙漠,沉寂千年的库布其沙漠从此不再平静。当种下第一棵树苗的时候,他们也许还未曾意识到这一举动的重大意义。

周边村民在库布其沙漠深处植树固沙(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20世纪90年代,为弥补资金缺口而不影响工期,全旗干部职工、农牧民、普通群众,慷慨解囊集资。从县处级领导、科级干部到每个农牧民,连续四年,所有杭锦人节衣缩食,全力支持治沙建设。不仅义务治沙,而且捐资赞助。党政所有领导与群众吃住在沙漠里,同甘共苦,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八九岁儿童,每一道沙障上都见证着他们的治沙故事。

如今,在国家支持下,杭锦旗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农牧民和企业积极参与。近期,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正式打响。

穿沙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央广网发 杭锦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黄河中下游的泥沙淤积问题,是黄河水患症结,而泥沙淤积的根源在于水土流失。因此,治沙就是治黄,加强重点区域荒漠化治理是遏制生态退化趋势、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重要工程。

杭锦旗林草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金耀介绍,杭锦旗计划在2023年—2030年期间,按照“两带、三区、两线”整体规划,分区、划带、设线围绕黄河“几”字弯库布其沙漠及其周边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打造一条以沿黄高速公路为轴的库布齐北缘锁边绿色生态廊道,阻止沙漠北侵黄河。

绿富同兴 巧把沙漠变农田

“只要有一定的水资源,再加上沙漠土壤化技术,沙漠就能产生经济效益。”重庆交通大学沙漠生态研究院副院长、杭锦旗“沙漠土壤化”项目技术负责人赵朝华介绍,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可以用于土壤化改造的沙漠化土地超过10万亩。

沙漠,真的能变成土壤,种出瓜果蔬菜吗?无垠荒漠,又是如何变成良田沃土的?

赵朝华解释道,“沙漠土壤化”的原理,是让沙子获得土壤的特性。通过在沙子中添加一定量的黏合剂,与水搅拌,就能让沙子在固态、流态之间转换,从而使其既具有土壤的力学特性,又具有保水保肥的功能。

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站长贾文义告诉记者,水土流失最难治理的点在于难以固沙,只要土是沙土,有水也固定不住。

“沙漠土壤化”项目改良前的沙地(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站在黄河岸边不足一公里处,遥望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沙漠土壤化”基地,连绵不绝的绿洲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22年,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及土地利用“沙漠土壤化”项目一期工程试验种植玉米、土豆、高粱等经济作物,在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生态修复和产业化开发深度探索,将2500亩沙化土地变为良田。二期将于明年实施完成,改造面积约3万亩。

吉日嘎朗图镇位于库布其沙漠与黄河河道的南岸连接带区域,每到春季,这里黄沙漫漫,邻近嘎查村耕地受沙漠侵蚀,土地沙化严重。村民耕种的玉米、葵花等作物产量不断下降,每年更是会有大量泥沙通过干渠被冲刷进黄河。

正在建设中的“沙漠土壤化”项目设施大棚(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2022年引进土地利用“沙漠土壤化”项目后,吉日嘎朗图镇通过“大棚育苗+沙漠直播”相结合的模式,先后试验种植高粱、玉米、土豆、牧草、辣椒等23种农作物。让几十年无人看管、一文不值的沙漠有了价值,将昔日荒凉的“沙窝窝”变成了今天宝贵的“金窝窝”。

吉日嘎朗图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杨恒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进了正在收获芹菜的设施大棚。走进大棚内,翠绿的芹菜长势喜人,扑鼻而来满是蔬果清香。

“沙漠土壤化”项目改造后的设施大棚迎来收获(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难以想象脚下的土壤在几年前还全是沙地,现在已经成功种植了三茬作物,收获的蔬果味道也很不错。”杨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沙地的改造成本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在种植一年后,沙子具有土壤的性能,能够有效解决沙漠漏水、漏肥、滋生微生物能力弱的问题,提升农作物产出能力,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目前,该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效收获国际认可,入围2022年度全球环境奖“为地球奋斗奖”的“保护和恢复自然风貌”奖项,授奖名称为“沙漠农业转型”。

以渔改碱 盐碱地变废为宝

昔日茫茫大漠,如今不仅蔬果飘香,甚至可以在家门口吃上海鲜。走进杭锦旗东烁水产养殖基地的虾棚,一股新鲜的“海鲜味儿”扑鼻而来。工作人员正拿着网兜熟练地起虾,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正从盐碱地改造的池塘里被打捞上来,分拣、称重、充氧、装车……

东烁水产养殖基地总经理曾传东查看虾苗(央广网发 魏婷 摄)

东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传东是一位在鄂尔多斯市经商多年的福建籍企业家,对水产养殖业有着丰富的经验。2018年,吉日嘎朗图镇光茂村开发利用闲置的盐碱地资源。曾传东凭借着在福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经验,尝试发展盐碱水域南美白对虾。

“我们通过流转盐碱化土地开挖池塘,示范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水产养殖,不仅能实现可观收益,还能很好地改造水塘周边的盐碱地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明显下降。”曾传东介绍,目前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30亩,其中养殖水面面积约为260亩,引进国内先进的工厂化对虾养殖技术,实施工厂化高密度养殖,2023年投放南美白对虾苗约2000万尾。

养殖场工人展示养殖的虾(央广网发 戈浩宇 摄)

杭锦旗采取“海鲜陆养”的模式,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养殖出鲜嫩饱满的南美白对虾。“引黄入沙”形成的水生态为鱼、虾、蟹提供最佳生长地,自然湖泊孕育出品类多样、肉质紧实的鱼类,肉厚肥美,口感受到市场好评。

目前,杭锦旗已发展盐碱水域南美白对虾养殖4500多亩,发展盐碱土地挖塘抬田的“上粮下鱼”1000亩。不仅较单一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来说,每亩增收8400-9800元,还形成了“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渔家乐”三位一体的休闲渔业模式,全面提升盐碱地治理效能,达到利用盐碱地盐碱水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明确要求:推进盐碱化耕地治理,根据盐碱地不同类型、盐碱化不同程度,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多种措施,整治改良盐碱化耕地,实现降盐、治碱和培肥土壤。

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现实和潜在农业资源。除了将渔业与盐碱地治理相结合,近年来,杭锦旗正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袁隆平水稻试验田内,工人正在查看水稻长势(央广网发 戈浩宇 摄)

在杭锦旗黄河流域耐盐碱水稻品种独贵塔拉研发基地,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沿黄灌区的杭锦淖尔村选取了盐碱化最为严重的1000亩土地,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先行先试种植1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开展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和品种培育。为适应不同的盐碱梯度,团队共试种130个水稻新品种,经秋季测产,稻谷平均亩产达512斤,耕地质量较好的地块稻谷亩产达1000斤、出稻率约62%。

“我们的目标是优质水稻亩产在400公斤以上,抗性水稻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在实际测产过程中,抗性的水稻品种每亩产量在608公斤,完全超出了我们预期。”黄河流域耐盐碱水稻品种独贵塔拉研发基地负责人刘大伟说。

2019年以来,杭锦旗共安排了8.79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总投资金额约1.03亿元。通过三年的改良达到项目区盐碱化土壤pH值降低0.3-1.1,全盐含量减少0.2%—0.5%,有机质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粮食产量提高15%—20%。

当前,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杭锦旗的“黄河故事”还在继续谱写。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策划:陶玉德

统筹:胡苗苗 田凤元

编审:李红军 李红笛

记者:李春雪 魏全民 刘晓祺(见习记者) 刘欣荣(见习记者)

鸣谢:杭锦旗融媒体中心

编辑:田凤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