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3月31日消息(记者刘欣荣)3月2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5周年宣传活动,现场有不少农民工积极咨询相关事宜。5年间,呼和浩特市通过“培训+宣传+执法+保障”四维模式,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呼和浩特市积极构建分级培训机制:每年对建筑领域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开展专题培训,确保项目依法施工、依法用工、依法支付工人工资;坚持执法人员在干中学,组织相关部门骨干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同步编印《条例释义》《用工规范》等实务手册;推出人社、行业主管部门“双驻双查”工作指引,实现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闭环。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及旗县区共组织各级各类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培训120场,约18000人次参加。

宣传活动现场农民工积极咨询相关事宜(央广网记者 刘欣荣 摄)

建立全媒体宣传矩阵。呼和浩特市积极打造“五个一”宣传品牌,即组织一次宣传月活动、召开一次发布会、固定一个条例宣传专栏、设立一个宣传阵地、利用短视频开展一次宣传互动活动。此外,呼和浩特市推出“欠薪找我”投诉举报二维码,发放印有维权二维码的防晒帽、水杯等实用物品3000余件,助力农民工群体“求助有门”,使其可随时随地进行维权。

建立联动式执法机制。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活动,并创新“人社+工会+法院”协同保酬机制。2024年以来,全市将10家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名单,移送公安机关侦办13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为农民工追薪9184万元。

建立智慧化维权平台。在推出“欠薪找我”二维码后,呼和浩特市实现了“1+5+15+15”快速响应,即1日受理、5日给出处办意见调查、15日办结、复杂线索延长15日。该平台支持24小时跨地域投诉,累计处办欠薪问题线索1519件。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多措并举,为农民工薪资权益筑牢‘防护网’。”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