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锡林郭勒3月27日消息(记者刘欣荣)近日,老挝万象见证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签约仪式——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项目正式落地。在此次合作中,我国将向老挝输出10万剂华西牛冷冻精液,以及10头优质华西牛种公牛。这不仅标志着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正式开启首次出口之旅,更意味着中国肉牛种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乌拉盖草原上的华西牛存栏量已达到3.4万头(央广网发 乌拉盖管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作为华西牛的摇篮,一直走在种业振兴的前沿。近年来,当地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与积极行动,全力构建起了一套系统且完善的繁育体系。目前,已成功打造1个国家级华西牛核心育种场,建成7个现代化华西牛种牛场。与此同时,乌拉盖管理区精心组建了26个核心群、10个育种群,并新建了一座设备先进的华西牛采精种公牛站。如今,乌拉盖草原上的华西牛存栏量已达到3.4万头,持续增长的种群数量,为强大的供种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华西牛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央广网发 乌拉盖管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乌拉盖管理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方式。自2018年起,当地已先后承办4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在激烈的竞拍过程中,参拍种公牛最高成交价飙升至66万元。此外,管理区还踊跃参与赛畜会,以及优质种牛评比展示等活动,多管齐下,让华西牛的品牌声名远播,不仅在国内肉牛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更吸引了国际市场的目光。

凭借生长速度快、产肉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以及适应性强等突出优势,华西牛早已走出乌拉盖,在湖北、河南、云南、吉林、新疆等地“落地生根”,并得到了广泛认可。如今,华西牛即将走出国门,为中国肉牛种业国际化发展筑牢根基。

展望未来,随着华西牛在国际市场逐步崭露头角,乌拉盖草原肉牛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乌拉盖管理区将坚定不移地以生物育种为核心,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研所、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华西牛育种联合会等专业机构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全力开展优质良种肉牛的选育扩繁工作,攻克肉牛种业核心技术难题,向着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华西牛种源基地这一目标大步迈进,推动更多“中国牛”走向世界,让中国肉牛品牌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