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刘国文就到了一年里最忙的季节。手机响个不停,电话那端传来急切的声音:“啥时候来收款冬花?”

“款冬花经纪人”是刘国文近年来的“新身份”。

55岁的刘国文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太平屯村款冬花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他不仅自己种植款冬花,还带领周边嘎查村农民种植,并回收款冬花。

作为种植药材款冬花的“老把式”,刘国文也是边学边干边实践,直至今天,成了很多药材种植户的“主心骨”。

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国文认识了一位来自安徽的款冬花种植户,据这位种植户介绍,1亩地款冬花最高可收入约7000元。得知款冬花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本地种植,刘国文听后瞬间来了兴致,便详细询问了种植款冬花的相关事宜,并萌生出种植款冬花的想法。

2003年春天,刘国文便把自家的30亩地作为试验田,采购了款冬花药材籽,学习了育苗技术,精心种起了款冬花。在刘国文的精心管护下,当年款冬花就收入了10多万元,这更加激发了他的种植热情,第二年又承包了20亩地,扩大了种植面积。村民看到刘国文种植款冬花收入不菲,便纷纷向他学习取经,开始尝试款冬花种植。在刘国文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当年全村就有20多户都走上了款冬花种植的道路,搭上了增收“快车”。

据刘国文介绍,虽然种植户不断增多,但销路还得通过他联系,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款冬花种植和销售的“中间人”。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想到了找大市场,自己做经纪人,指导种植并回收药材。说干就干,刘国文斥资购入了第一台农柴车、一台冬花烘干机,开始在周边嘎查村收购款冬花,买回来的湿花进行烘干、晾晒,很快,销路就打开了。安徽省、甘肃省的药材客商闻讯而来,刘国文回收的款冬花不到10天销售一空。就这样,刘国文从“中间人”摇身一变当起了“经纪人”。

眼见周边嘎查村款冬花种植的规模越做越大,刘国文随后又购入了铲车、农柴、烘干机、滚棍机等各类农机10多台,每年收购的款冬花超过20吨,流水上百万元。

屈指算来,刘国文从事款冬花种植和收购已经超过20年,作为款冬花种植的带头人,村内以及周边嘎查村种植款冬花的种植户时常到刘国文这里取经,时至今日,在刘国文的辐射带动下,共有40余户村民走上了款冬花种植的道路。

“看着国文种植款冬花富了起来,我家也跟着种,他在种植技术上没少帮助我,他收的价格也好,虽然今年价格不好,但是有他帮我们兜底,应该也赔不上。”种植户刘晓红很相信刘国文。

然而市场总会遇到不同的风险,市场行情的变化,导致款冬花的价格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去年款冬花干花一斤160元,今年市场行情不太好,现在干花一斤才30多元,很多种植户很烦恼,我也一直在考察甘肃、新疆等主产区的价格,尽量把收购的价格提高一点,保证种植户基本收成,如果价格还不行,我也不要中间费用,自己亏也不能让种植户寒了心。”这段时间,刘国文一直在考察市场,努力为种植户提高点收益,想着再鼓舞一下种植户的信心。

“现在全旗鼓励药材种植,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带动更多村民种植药材,这毕竟是一个产业。”刘国文说。

刘国文是奈曼旗近年来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奈曼旗积极推进国家中蒙药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设蒙东地区最大的中蒙药材集散地,打响“占布拉道尔吉”中蒙医药品牌,一批药材种植基地、合作社、示范区、药材小镇正在形成。2024年,全旗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蒙中药材产业发展正盛。(刘昭磊)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