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架直升机从内蒙古阿拉善盟航空护林站临时起降点腾空而起,依照预先规划的航线,执行常态化航空护林任务,对重点防火区域展开巡视,实时监测林草资源安全状况。
眼下,气温回升,大风天气多,加之旅游踏青和农事等活动频繁,野外用火增多,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风险较高。对此,阿拉善盟林业部门时刻绷紧森林草原“防火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重点时段、重点林区、重要火险区开展航空巡护作业,织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
春季是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据阿拉善盟航空护林站航务科负责人腾格尔介绍,通过春季航空巡护,阿拉善盟已基本实现对全盟森林火灾360度无死角监测,有效提高了森林防火巡查效率和前期预警处置能力,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全力做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我们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今年航空巡护期为3月15日至12月31日,共计291天。计划飞行总任务950小时,其中直升机飞行600小时,专用无人机飞行350小时。”腾格尔说。
相较于传统地面护林方式,航空护林优势显著。在空中,巡护人员视野开阔,能清晰洞察森林全貌,迅速捕捉潜在火灾隐患,一旦森林火情出现,可做到早察觉、早应对,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参与巡护的直升机搭载先进的红外热成像仪、高清摄像头以及通信设备,能够精准探测隐匿在山林中的热源,拍摄清晰的林区画面,并与地面指挥中心实时联络,确保信息快速传递、指令有效执行。此外,直升机负载能力强,单次可携带1吨水,一旦遭遇火情,能迅速飞赴水源地精准取水,并快速返回火场实施高效灭火。
腾格尔介绍,盟航空护林站对阿拉善盟境内贺兰山林区规划的3片巡护空域、2条巡护航线、5处临时起降场、4处应急取水点进行落图分析,实地核查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净空条件、取水点位置、取水点水深等基本情况,对发现的数据不符、参数变化等问题及时进行校正、完善、更新。
据悉,阿拉善盟航空护林站将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航空巡护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适时开展重点科目训演,不断优化地面服务保障,着力抓好火情侦查预警,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安全无虞,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潘蓓 丽娜 胡木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