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的内蒙古兴和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种植主要有菠菜、芹菜、葱头、白萝卜等10多个品种,产量达40万吨,产值达4.8亿元,每年约有蔬菜8.83万吨销往北京市场。该地区依托独有的区位交通、冷凉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力打造面向首都的“大菜园”,让“净菜进京”行动成为村民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新引擎。

兴和县地处北纬黄金种植带,是理想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兴和县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和产业优势,引导蔬菜种植大户或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强对净菜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全力打造“三个核心区”,持续推动蔬菜产业绿色生产种植基地建设。目前现有设施大棚406个,面积992亩,简易大棚156个,面积311亩。全县恒温库、气调库、储窖等仓储设备72座,仓储能力达10万吨。引进的两家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助华公司、川顺公司),每年加工胡萝卜、南瓜、甜玉米等各类蔬菜原料达2.3万吨。投资1.72亿元新建的农副产品冷链项目,可实现常温库能容纳6080吨果蔬;冷冻库能容纳9590吨肉类和水产品类;蔬菜加工车间年产能1万吨;肉类分割车间年产能2万吨。

走进内蒙古察尔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配送部经理王鹏程正在忙着组织特色农产品货源运往北京。这得益于京蒙协作在信息上的无缝对接,建立了区域间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兴和已精准对接“中粮集团”“北京首农”“北菜集团”等央、国企推动建设农产品供应基地项目,以及“京东”“千喜鹤”实施品牌打造推广和预制菜加工配送项目,变鲜菜为净菜、变农产品为菜制品,构建起面向首都的“净菜工厂”和“中央厨房”。占地7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建成运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即将建成运营;察尔湖国家级生态农场食材直供北京,实现了当日采摘、包装、配送;大库联乡圆葱丁、团结乡南瓜块等10多个“兴农和牧”产品端上了首都市民的餐桌,马铃薯也进入了北京冬奥会的餐厅;夏秋季菠菜供应北京新发地70%市场,全面实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并纳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让兴和县净菜带着“身份证”进入北京市场。

正在兴和县佳泰农业示范科技园分拣刚从基地采摘的草莓的城关镇居民张建亮称:“我每天在大棚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摘草莓、去掉草莓的老叶子或发黑、有蛀虫的叶子,既能照顾家小,又能每天收入100块钱。”

佳泰农业示范科技园负责人乔卫东表示,佳泰科技园区以打造兴和县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为目的,形成具有兴和县地理标识得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丽画卷。

2023年,兴和县将新增设施蔬菜面积4000亩,增强生鲜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产品供应周期。在设施配套方面,规划在蔬菜产地乡镇布局建设恒温库5个,仓储量达15万吨以上,进一步提升蔬菜保鲜、保供能力。同时,按照“一村一品”要求,立足当地产业优势,精准发力,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党组织+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补齐发展短板,以蔬菜产业助力村委会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让“净菜进京”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钟真君)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