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与北京市平谷区加强协作,打造商都县中地牧场,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地牧场是商都县积极响应京蒙协作号召,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引进的一家农牧业龙头企业。牧场现有存栏奶牛6700头,日产鲜奶110吨,年产值近2亿元。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了农民深度参与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

项目联动,政企合作,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商都县以国家振兴奶业行动为契机,以建设乌兰察布市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为目标,由政府控股公司与牧场共建乡村振兴项目,进一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为4个乡镇村集体经济增收209万元,其中60万元用于150个公益性岗位补贴,58万元用于帮扶967名脱贫人口发展产业,42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资金,3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道路维护等,惠及4200多户、1万多名脱贫人口。近年来,共带动周边19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户33人,实现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式固基础”向“造血式促发展”转变。

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带动种植结构调整。中地牧场引进了先进种植经营理念,探索出种养结合的生态型发展之路,引导农民种植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每年通过定品种、定收益的方式与5家农业合作社签订种植订单,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每年收购农户玉米青贮5.6万吨、燕麦青贮1万吨、燕麦干草1.2万吨,辐射周边农户轮作种植6万多亩,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旱作雨养农业发展,实现种植结构向循环型粮饲结合有效转变,带动县内2300余名农业人口、767名脱贫人口年均增收1100多元,成为京蒙产业协作的“新样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消费协作,产销对接,带动农特产品进京。为促进牧草种植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牧场引导种植户通过轮作方式,在保障牧草供应的同时,又促进“粮经饲草”四元统筹发展。近年来,利用京蒙协作搭建的农产品进京便利通道,使种植的燕麦、葵花籽、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终端用户”,走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实现双向赋能,形成长效支撑。2021年轮作土地种植的农产品进京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推动农特产品由“种得好增产量”向“卖得好增收益”转变。

过腹增值,节本增效,带动农业绿色发展。牧场向签订种植协议的农户,每年免费提供发酵有机固体粪肥2万立方、液体粪肥6万立方,仅此一项年减少使用各类化肥5000吨,为农民节省种植成本约2500万元。与此同时,还通过饲草过腹还田,为农药、化肥“双减双控”提供了现实支撑,促进了土壤结构改良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了“为养而种、种养互促;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绿色生态闭环经营,种养模式正从资源利用型逐步向生态循环型转变。

下一步,商都县将不断巩固和深化京蒙协作成果,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扣乌兰察布“麦薯菜、牛羊乳”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力推进“奶业振兴”,让京蒙协作行稳致远,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之路走深走实。(李敖民)

编辑:王秋蕾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