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图片 | 财经 | 体育 | 音乐 | 书院 | 汽车 | 旅游 | 军事 | 民族 | 台湾 | 教育出国 | 中广在线 | 银河台 | 电子杂志 | 中广评论 | 热点专题 |
| 贵州 | 宁夏 | 新疆 | 甘肃 | 厦门 | 河南 | 吉林 | 内蒙古 | 广西 | 珠海 | 兵团 | 青岛 | 江西 | 浙江 | 江苏 | 深圳 | 大连 | 中国广播报 | 中国广播 |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 | 中国广播广告 |
| 社区 | 论坛 | 博客 | 曝光台 | 中广演播厅 | 广播风景线 | 中广人物 | 特别推荐 | 新闻和报纸摘要 | 中国民歌榜 | 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 |
广播频率: 中国之声 | 经济之声 | 音乐之声 | 都市之声 | 中华之声 | 神州之声 | 华夏之声 | 民族之声 | 文艺之声 银河台: 娱乐 | 精品推荐 | 独家访谈 | 银河盟友 | 往期回顾
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共享同一片蓝天―内蒙古自治区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草原茫茫天地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草原歌声正悠扬—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持续增长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新建乌兰恰特大剧院
国际会展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重要新闻
快速崛起和生态保护使内蒙古呈现多重魅力
中广网    2007-08-0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一群蒙古马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上行进。 伴随着春夏季节丰沛的降水,盛夏的内蒙古大草原水肥草美、绿草如茵。美丽的草原风光与多彩的马背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向世人展示一幅优美的草原画卷。 (新华社 张领7月6日摄) 

 让人感叹的还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使人们心中美丽纯净的大草原遭到破坏,秉着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蒙古通过多种措施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让大草原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为了保护环境,内蒙古下大力气关闭了昔日为发展经济曾遍布草原的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小企业。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关闭了小煤矿800多家,关闭小电石、小炼焦、小铁合金1300多家。内蒙古现在煤炭年产量接近3亿吨,但煤矿不足500家;3000多万千瓦的发电能力中,1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不到10%。仅2006年一年就有1200户小煤矿、小水泥、小电石、小焦炭等落后产能被关停。目前,环保和能耗指标已成为企业投资内蒙古的“铁门槛”。来自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在经济发展迅猛的鄂尔多斯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神华集团上湾煤矿的整个矿区竟然看不到一块黑色的煤。

    从2000年至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始终保持上游水平。在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呼和浩特市的环境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得到显著改善,2006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由2000年的末位上升为第3位,一级空气质量天数上升为第一位。许多游客由衷地说:“来呼和浩特,就是想多呼吸一下这里新鲜的空气。”

    为保护美丽的大草原,内蒙古近些年来重点推进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重点工程,实施了休牧、轮牧、禁牧,并积极开展了生态移民工作,这些扎实的举措使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昔日一片片沙化的草原重现绿色生机。

[1] [2]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