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持续增长
·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目标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00%覆盖内蒙古农牧民
·内蒙古辉煌60年:“马背小学”的变迁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新建乌兰恰特大剧院
国际会展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跨越六十年
草原歌声正悠扬—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中广网    2007-08-0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上世纪50年代,一首深情的《敖包相会》,带着蒙古族青年对爱情的向往,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

  如今,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鄂尔多斯婚礼》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带着草原的清香,登上了多彩绚丽的舞台,走进了繁华喧闹的都市,扎进了人们的心坎里,勾起人们对草原无限的向往和遐思。

  艺术瑰宝得传承

  蓝天、绿草、雪白的羊群,草香、花香和奶茶的飘香,毡包前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唱出”草原的无限风光,“诉说”着牧人多彩的情感。

  马头琴是蒙古族家庭必备的珍贵物品之一,象征着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在内蒙古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等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马头琴已从草原走向世界。目前,世界各地熟练掌握马头琴演奏技巧的达到6000人以上,其中,我国就有5000多名。

  和马头琴一样,在内蒙古,更多的文化瑰宝得到了传承和保护。蒙古族长调、马头琴、蒙古搏克、呼麦、蒙古四胡、乌力格尔、鲁日格勒舞等7项民族文化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中国、蒙古国两国联合成功地将蒙古族长调申报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商定在未来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长调民歌演唱比赛,《内蒙古长调民歌与马头琴》等光盘和书籍的发行,蒙古族歌手在流行音符中融入长调的表现手法等,使长调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热情好客的蒙古族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总少不了醇香的马奶酒和欢快的歌声。让客人们最难忘怀的就是神奇的呼麦。“真搞不清楚,喉咙里竟会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游客常常发出如此的慨叹。

  近年来,内蒙古经挖掘整理,越来越多的蒙古族艺人掌握了发源自800年前的蒙古族古老唱法呼麦这项绝技。

  如今,苏依拉赛汗的呼麦演唱功夫已经达到了同时演唱4个声部的境界,用机器测试时能发现有8种频率同时存在。

  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故乡,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在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这些先民的文化都在内蒙古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赤峰“中华第一龙”的问世,将中华古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年。

  呼和浩特大召寺周边清代一条街的复原、赤峰喀喇沁清代最大王爷府的修缮、长城内蒙古段的保护、成吉思汗陵景区的打造、乌兰浩特“五一”大会会址的翻修,也使内蒙古的众多文物遗产青春焕发。

  群众文化绽新花

  7月的草原,到处洋溢着那达慕盛会的欢歌。那达慕,蒙古语为“游戏”和“娱乐”之意,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为庆祝重大节日和欢庆胜利而举行的活动。茫茫草原,养育了马背上的民族,也使那达慕具有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成为那达慕的主要内容。

  在西乌珠穆沁旗采访时,恰逢那达慕盛会。骏马在身边疾驰而过,青年赛手们的矫健身姿让人羡慕;摔跤手身穿漂亮的蒙古摔跤服,身上披满了彩色飘带。一位老牧民告诉记者,摔跤手每得一次冠军,就要加上一条彩带,谁的彩带多,谁就更受人尊敬和羡慕。

  如今的那达慕,已经演变为内蒙古草原对外开放、交流和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利用丰富的冰雪资源,在严寒的冬天成功举行了多次“冰雪那达慕”,让昔日的盛会得以延伸。

  内蒙古地广人稀,为满足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1957年,第一支“骑着马儿去表演”的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苏尼特右旗应运而生。一支乌兰牧骑队伍在10人左右,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样样在行,乐器轻便简单,交通工具就是一辆马车。他们深入牧区,为草原牧民送上了民族韵味浓厚的艺术表演。

  时至今日,这个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文艺团体,已有68支队伍,演职人员2000余人,每年为基层群众义务演出5000多场。2003年以来,几支优秀的乌兰牧骑还先后走出大草原,赴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国内省区市和泰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演出。

  在那达慕盛会、乌兰牧骑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内蒙古其他群众性文化活动也日趋丰富。被誉为蒙古族健身舞的通辽安代舞,从草原走进了城市;内蒙古西部区的地方小戏二人台也闹得红红火火;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西乌珠穆沁旗2048搏克赛”参加人数(2048名)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今年,随着乌拉恰特大剧院、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体育场等一批文体场馆在呼和浩特市的建成,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内蒙古群众的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不断加大。2001―2005年内蒙古平均每人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为548元、679元、770元、859元和969元;农牧民为214元、230元、256元、292元和309元,呈逐步上升并继续扩大趋势。

  精品迭出创品牌

  大幕徐徐拉开,一顶硕大的蒙古包展现在面前。优美的长调、悠扬的马头琴、英勇剽悍的摔跤舞、欢乐的筷子舞、热烈奔放的赛马舞……向世人展示了蒙古族多彩的文化。去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备受好评的蒙古族经典风情歌舞剧《蒙古婚礼》今年4月再次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刮起了“蒙古风”。

  2003年内蒙古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纲要,提出加快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互动并进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经过3年多的实践,内蒙古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品牌培育、特色文化区域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批艺术精品在全国及国际演出和比赛中频频夺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民族歌舞《天堂草原》荣获大奖;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入选“2005―200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内蒙古杂技团《五人踢碗》在第七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上获金奖;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表演艺术家王占昕获第四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仅去年,内蒙古就有20多部作品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

  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也使许多在历史中衰落的歌舞剧团走出了困境。2006年,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实行公开选聘正、副院长;打破员工“铁饭碗”,对演员重新考试定级,竞争上岗;演职人员的工资分配由吃“大锅饭”改为以工作业绩为主发放;上岗演员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年末综合考评后,重新定级聘用。新的用人机制激活了队伍,演员纷纷主动练功、争上节目。改革后的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做”节目,赢得了市场。今年4月底,该院经过精心打造的节目推介会初获成功,精彩的演出吸引北京、大连、沈阳等6家演艺公司以及市内30多家企业。

  近些年来,内蒙古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文物、文学、艺术、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而新兴的会展业、节庆活动、文艺演出、特色文化活动、音像业等产业活动也如火如荼。内蒙古每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药交会、洽谈会等,参加的客户和观众达200多万人,成交额达3亿多元,带动其它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仅内蒙古展览馆近几年年均接办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就有18次之多,接待观众80多万人,年均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草原的歌声,带着牧人的情怀,走进了都市人的生活。《吉祥三宝》、《蒙古人》、《成吉思汗》、《月亮传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传唱,成为时尚人士的手机铃声,更成为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品牌。 (辛  阳  柳晓森  曾华锋)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