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共享同一片蓝天―内蒙古自治区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草原茫茫天地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草原歌声正悠扬—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邓小平同志视察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我看内蒙古
“教育的变化真让人欣慰”——一位老教授眼中的60年变迁
中广网    2007-08-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人物小传】曹之江,浙江绍兴人,内蒙古大学数学系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自愿赴内蒙古大学任教,连续工作4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从江南水乡到未名湖畔,再到辽阔草原,73岁的曹之江是新中国第一代奔赴边疆支教的北大学子,是为内蒙古大学兢兢业业奉献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名师,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从零起步的风雨历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要说变化最大的,应该是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极大改善,这真让人欣慰。”坐在朴素客厅里的老人清瘦,矍铄,缀满银发。

    50年前,二十多岁的曹之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当教育部决定由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内蒙古大学建设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来到刚建成的内蒙古大学。

    建校初期,内蒙古大学只有一座教学楼,两栋学生宿舍。青年教师们3人挤在一间小屋内,冬天厚厚的冰冻裂了水缸,刺骨的风从窗缝里透进来。

    内蒙古大学首届学生只有1200人,其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几乎每堂课都有“夹生饭”。曹之江等人就在晚上来到学生宿舍,逐一辅导。而如今,学生不仅数量提高,文化素质也有了明显的飞跃。

    今天的内蒙古大学绿草如茵,作为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性大学,全校现有15个学院,53个系、研究所;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0个、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4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7年4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3458人。

    “现在生活条件也好了,老师们能自己买房子了。”曹之江刚进校的工资是65元,退休前是2000多元,涨了近40倍。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更好的师资:与曹之江同一时期的老师基本是本科学历,而现在的老师都有硕士、甚至是博士文凭。

    提到教学硬件的改善,严谨的曹之江很是感慨:“前些年物理系的学生们做实验,使用的万用表都是二三十年前造的,一点儿都不准,基础实验都做不好。现在实验室里有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设备,实验条件非常好。”(张劭瑾)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