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展览精选全区8家文博单位的270多件(套)精美文物,全景展示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流光溢彩。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生生不息——黄河文化大展2022年在鄂尔多斯首展,今天首次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随着对北疆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对展览进行了升级,精选了内蒙古博物院黄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希望给观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黄河绵延万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记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黄河在内蒙古流经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7个盟市,总长度843.5公里。内蒙古黄河流域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进入文明时代,这里又成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东西方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展览分为根脉、纽带、家园3个部分,通过一件件文物展现了黄河流经内蒙古地区的文明发展、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祖国北疆的历史进程,为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助力添彩。(记者 冯雪玉 孙柳)
编辑:刘一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http://www.cnr.cn/2021/sjy/images/code.png)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