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的马铃薯陆续进入成熟期,各苏木乡镇的种植户抢抓有利时节进行收获,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马铃薯破土而出(郭志强 摄)

近日,在贲红镇高玉梁村委会的一处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收获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一垄垄马铃薯破土而出,种植户组织工人们对收获的马铃薯进行分拣、装袋和装车,处处呈现着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了2800亩马铃薯,品种有V7、沃土5、后旗红,亩产量7000斤左右,每亩毛收入7000元。”贲红镇高玉梁村种植户周子星如是说。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立足当地独特的火山草原地理地质和交通便利的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重点发展“薯菜粮”产业,今年,察右后旗共种植马铃薯15.8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33万吨。形成了“三区两带”规模种植格局,鲜薯销售遍及山东、江苏、云南、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市,种薯销往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察右后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闫佳说:“近年来,察右后旗大力实施薯业提质增效行动,以做强种薯、做优鲜食薯、做精加工薯为目标,持续加强马铃薯全产业链建设。”

察右后旗在全力抓好品种选育、良种种植、综合技术推广等环节,不断培育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使马铃薯产业不断壮大,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郭志强)

编辑:刘欣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