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3月4日消息(记者李春雪)“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尽管此时北疆大地仍旧春寒料峭,内蒙古各地已陆续进入春管春耕时节。呼伦贝尔、兴安盟等地提前谋划,合理安排,高效统筹农业生产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物资保障和资金支持,确保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为确保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开好局、起好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农情调度表明,全区农业呈现总播、粮播、油料播种面积“三增”态势。总播面积超1.3亿亩,粮播意向超过1.1亿亩,均较上年略有增加。经济作物中油料意向面积1000万亩以上。

农资供给保障忙,稳产保供底气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备春耕”,关键要在“备”字上下功夫。内蒙古各地相关部门正全力组织、调度运输各类农资商品,各大农资经销商、农资店也持续储备农资,确保春播前肥料、种子、农药等农资商品供应充足。

为保障农耕物资运输不误农时,连日来,春耕备耕的农资专列陆续运抵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汽笛声传来,站台上等候的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火车停稳,车厢门打开,一袋袋化肥被运送到卡车上。今年39岁的装卸工于洋在阿荣旗铁路站台负责装卸货物,每天搬运货物总重量能达到70吨。2024年1月以来,阿荣旗通过铁路运输化肥达1万余吨。

2月28日,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开机务技术人员检修保养农机具(央广网发 张永昌 摄)

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华垦种业公司负责人程毅鸣介绍,集团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推进春耕备耕肥料采购、成品油保障落实,采购各类肥料共计13万余吨,目前已陆续到货5万余吨,剩余肥料将于3月底全部完成入库。

与此同时,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各种子化肥经销店,一辆辆货车装载着农户年前采购的种子、化肥陆续抵达,经营人员正安排装卸工人将种子、化肥按订单匹配到位,送至各村农户家。

截至2月25日,内蒙古全区农资到位率较上年同期比呈“整体偏高”的态势,主要农资价格较上年同期比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目前,化肥已到位三成以上;农药到位两成以上;全区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共到位近六成;地膜到位近两成,两类农资到位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磨刀不误砍柴工,农机装备支撑保障作用加速凸显。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一家加油站外,农用车辆已自觉排起了加油“长龙”。“来镇里加油,顺便把尿素、化肥这些农用物资也买了,一步到位,方便又实惠,质量也有保证。”加油间隙,好力保镇好力保村村民陈忠鹤和农友分享经验。

日前,扎赉特旗的农机检修人员在检修农机具(央广网发 赵艳红 摄)

近日,农机检修人员来到全旗各乡镇的各个农业农机合作社为农机进行“体检”,给农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刚买回来的机器不太会用,刚好有农机专业师傅上门教我如何提高农机使用技能,让我更快学会了技术,春耕也有信心了。”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种粮大户张洪来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全区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106万台以上、配套农机具143万台以上,能够满足春播需要。

农民种上“智慧田”,科技服务“送到家”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播生产正式开始前,内蒙古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田管培训活动,发挥专家团队、科技专员力量,加快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和借鉴,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几天,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安达水稻种植合作社,热闹的备耕场面与往年不同,村民们一改往年早购种子和化肥的备耕习惯,而是选择先了解、掌握最新市场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稻种。“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惠农助农机制更是激发了农户的种地热情,下好丰产丰收 “先手棋”早已成为稻农们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的共识。

2月27日,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公司农林试验站的技术人员开展测土配方试验(央广网发 梁红 摄)

春节刚过,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出台2024年度《种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农艺技术要点,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做到主栽作物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布局合理。同时,从地块、产量、品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2023年油菜、小麦、甜菜等主栽作物精准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先进经验,形成专题报告下发,加快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和借鉴。

知天而作谋划春播,内蒙古各地积极邀请气象局专家对今年农业生产天气进行预测,介绍地温、土壤墒情监测情况,对播种期进行分析指导。据自治区气象局土壤墒情监测,去年封冻前农区一类、二类、三类墒情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 24.3%、26.1%、49.6%,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略好于历年同期。预计全区大部春季墒情基本较好。

气象部门建议,春季热量条件较好,主要农区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早播,并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确保作物高产稳产。各地在作物整个生长季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适时开展农事活动,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自治区气象局将强化网格实况、智能网格预报、卫星遥感和农牧业生产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优化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功能,推广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服务技术。同时将持续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的气象保障服务,持续做好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金融助农护春耕,绿色农业在行动

为更好地做好惠农贷,内蒙古各地银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简化办贷手续,降低贷款利率,全年提供贷款服务。新年伊始,陆续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等银企与当地合作社、农户达成合作共识。

“现在办贷款可比以前简单多了,只要农牧场分公司提供一份身份证明或者工资明细,自己在手机上就能轻松操作,并且利息只有3.4厘,贷款30万一年利息钱就省下1万多,能买30袋化肥了。我申请的贷款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账了,可真是省时省力还惠民啊。”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扎兰河农牧场分公司九队职工刘雪彬说。

日前,平安产险工作人员走进突泉镇常青村农户家中讲解农业保险业务(央广网发 程阳 摄)

在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常青村,平安产险工作人员走进农户家中为他们详细讲解农业保险实施意义、保费补贴标准、承保理赔流程等业务,使农户真正体会到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稳定农民收入、分担农业风险的惠农政策。

“今天还打算再包点儿地,再上点儿保险,这样心里头有点底,万一收获不好,保险公司能承担一部分。”曲文武是常青村的种植大户,今年他又流转了400亩耕地,为了让自己的耕地多一份保障,他主动联系了平安产险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新土地上了一份“意外保险”。

自治区农牧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内蒙古春耕备耕坚持绿色发展引领,坚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力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面积分别达到5700万亩以上。通过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化肥“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高效农药等关键技术,计划在全区建设玉米等“无底肥”技术示范区20个以上、建设“看苗选肥”平台30个、“对症选药”平台15个。

2023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79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交出了一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亮眼成绩单。2024年,内蒙古广袤的田野上正全方位推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中国碗”里装入更多“塞外粮”。(参与采写:王敏 张丹

编辑:刘欣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