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22日首台机组试运成功后,5月31日8时58分,国内首套350兆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国家电投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第二台机组即6号汽轮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项目顺利实现“双投”目标,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该项目于2023年4月10日开工建设,动态总投资30.4亿元,共建设2台35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智慧热电联产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这是国内首次在350兆瓦级火电工程中采用超超临界机组,具有高参数、高效率的技术领先优势,节能减排效益明显。
机组在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期间,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运行安全稳定,主要自动、仪表投入率100%,机组平均负荷率97.14%,各项指标参数、环保超低排放参数全程达标,实现了高标准、高水平、连续运行的目标。
国家电投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6号汽轮发电机组(刘向欣 摄)
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内蒙古通辽市最大的热源点,可满足1850万平方米集中采暖及工业热负荷需求,与原有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2万吨,节水521万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均实现减排,将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该项目作为全国煤电“上大压小”示范工程,更符合新一代煤电“灵活发电”和“高效低碳”的特点,通过煤电与新能源联营,形成了“低能耗保供、高弹性调节”的煤电转型新范式,为我国传统火电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实践。(李长生 刘向欣 李雪健)
编辑:刘一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